菊香書坊有著活字印刷術這個超出時代的生產工具,生產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尤其是在生產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後,這一優勢就會愈發凸顯。
殷若虛和明蘭準備掀起的價格戰,不是粗暴的低價策略,而是類似於“溫水煮青蛙”的方式。
就實際生產成本而言,菊香書坊比同行低了三成還要多,殷若虛和明蘭利用的就是這一點。
他們先將前期的利潤全部投入,在汴京城郊建了一座大工坊,然後派出管事去和其他書坊商議,替他們代工印刷書籍,而菊香書坊只收取微薄的費用,保證自己還有一點點賺頭。
那些書坊的訂單由菊香代工,成本立刻就降了下來,利潤自然也就提上去了,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很快就有書坊受不了菊香書坊的低價誘惑,委託菊香代工,自己也將書籍出售的價格降低了些許,吸引顧客購買。
當然,即使降價了,他們的價格還是比菊香書坊要高。
這樣一來,菊香書坊作為生產者有賺頭,其他書坊作為售賣方,也有賺頭,買書者也少了花費,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但殷若虛和明蘭的真正用意並不止於此,他們還有更深的謀劃。
隨著委託菊香代工的書坊越來越多,各大老牌書坊也加入了其中,菊香書坊的生產工坊的規模隨之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由於自身生產需要的下降,老牌書坊的工坊規模收縮,只留下了些老師傅坐鎮,普通生產工人大批下崗。而這些工人,大部分都被菊香書坊給接收了。
隨著規模的變大,活字印刷術的優勢更加凸顯。
當書坊熟練工接近百人時,這種優勢達到了一個高潮,菊香書坊的印刷成本更低了!
眼看火候已到,菊香書坊高調宣佈:再次降價!
這還不是真正的殺手鐧,真正的殺手鐧是一則傳遍汴京城大街小巷的流言:
汴京城的各大書坊的書籍都是由菊香書坊代工的!
訊息一出,眾議譁然。
有購書者不相信,分別從菊香書坊和老字號書坊購買同樣的書籍相互比對,結果真的是一模一樣。
很多人都有在那些老字號書坊買書的習慣,就算價格貴些也不在乎,因為他們相信,老字號的書比那些低價書質量更好,檔次更高。
然而真相擺在眼前,市面上各家書坊幾乎都是由菊香書坊代工的,這看起來似乎不是什麼大事,其實嚴重地打擊了老牌書坊們苦心經營起來的招牌。
所謂招牌,用一個現代點的詞,就是品牌。品牌能賦予商品更多的意義價值,讓消費者願意花更多錢為之買單。
但品牌之所以能成為品牌,至少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產品必須有區別於同類品的地方。
就算產品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也要打上品牌專屬的包裝或者標識,讓消費者一眼辨別出這是某某品牌。
但汴京城的老牌書坊們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連遮羞布都沒有給自己披上一條,直接把從菊香書坊批發來的書籍原封不動地向外售賣。
這下可就引發眾怒了。
消費者覺得自己被當傻子耍了,各大書坊中賣的是完全一樣的東西,全都是菊香書坊出品,憑什麼你老牌書坊就要賣得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