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盛長楨領兵南下後,留在桂州的彭時就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之中。
政務上的事,彭時還可以交給手下的屬官和幕僚去做,但軍務上的事,彭時就免不了要親力親為了。
也幸好是彭時,能力出眾,經驗豐富,很快就將千頭萬緒地軍政理得井井有條。要是換個能力稍差些的來,還不知道要耽擱多少時間,鬧出什麼樣的亂子來呢!
眼下,彭時手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招募新兵,重新整編軍隊,以組建出一支全新的廣西軍。
彭時從京營帶來了三千精銳,但僅僅靠這三千人,肯定不足以擊敗數萬交趾軍。彭時必須以這三千人為骨幹,在重新組建一支上萬人的廣西軍的同時,還要保證大軍的戰鬥力。
象州、融州、柳州、昭州等等廣西道內各州的精兵強將全部被抽調到了桂州城,一時間桂州城內兵將雲集。
彭時又在其中挑選勇士,沙汰老弱,一共得到一萬二千實額軍隊,基本確立了未來廣西軍的骨架,接下來就是整編和訓練,待到這支軍隊令行禁止之後,就可以南下與交趾人一戰了。
除此之外,彭時還得準備裝備新軍的武器輜重,盛長楨那裡也幾次來函,請求撥下神臂弓和箭矢等物。
批了一夜的公文,彭時從前院的公廳走出,揉了揉又脹又疼的額頭,走進庭院中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
雖然出了公廳,但彭時的心頭仍在牽掛著盛長楨和包景年這支先鋒。
有著盛長楨每日回報的軍情,彭時對盛長楨的行程瞭如指掌,因此也知道他已經將近賓州。
彭時對盛長楨手中八百精銳的戰鬥力知之甚深,知道這八百人足可以當成三五千廣西軍來用,只要這支部隊到了賓州,賓州及周圍數州就可以安穩下來了。
正想著,重重的腳步聲突然傳來,一名胥吏衝到彭時面前,臉上帶著狂喜:“大都督,轉運使那裡傳來訊息,說是在賓州大捷,斬首上千!”
“斬首上千?”彭時驚得瞪大了眼睛。
賓州附近有敵軍活動,盛長楨此去可能會和敵軍遭遇,雙方之間交戰也不足為奇,這些彭時都能理解。但斬首上千?這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斬首是遠比“戰勝”、“擊敗”等詞實在得多的形容,即使是數萬大軍交戰,獲勝一方有時候也很難獲得上千的斬首。
如今盛長楨一戰斬首上千,難道是用八百人擊潰了上萬人?
彭時連忙讓人把奏報拿來,看了盛長楨在裡面詳細敘述的經過,這才明白這斬首上千的大捷是怎麼來的。
“竟然是全殲,一個也沒跑掉!”
彭時放下奏報,為蠻兵的愚蠢而嘆息。若不是劉能和趙斯自作聰明,盛長楨也難以有如此的大勝,說起來,盛長楨初次領軍,倒是運氣不錯。
不過就算是運氣,那也是實打實的大捷,有了這份大捷在手,彭時終於有底氣給汴京寫奏報了,趙宗全也能安心一些了。
想到這裡,彭時嘴角止不住地露出笑容,對盛長楨這個年輕人的出色表現讚歎不已:“不止能紙上談兵,還能臨陣決斷,真是大才啊!”
但很快,彭時似是想到了什麼,又收起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