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我的第一本書。
寫書的初衷是無意中看了文聖那本,當時覺得:就這?我上我也行!
結果……,真的自己上手寫了就發現,啥也不是。
事實證明,當作者比當讀者難太多了。
不怕大家笑話,其實我寫書一直都沒有大綱,就是憑著起初的一個念頭在寫, 對後面的故事完全沒有規劃,最後不出意料地越寫越崩。
寫書帶給我很多第一次,第一次上傳章節、第一張推薦票、第一張月票、第一次打賞,還有第一次盟主。
其實2月的時候就想切了,感言都寫好了,結果月底的時候, 哐當一個盟主砸了過來(感謝不見月色染天瀾大大)。
大半夜開啟助手,看到訊息之後整個人都精神了。
突然又有了動力,就想著咬咬牙再堅持一下。
於是堅持了一個月, 發現寫得還不如之前。
自我感覺可能出錯,但訂閱不會騙人,
每天的訂閱越來越少,成績肉眼可見地下滑(當然本來也沒什麼成績就是了。)
資料差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我腦子裡已經沒有情節了。
接下去的東西好像都和流水賬一樣,無非就是歷史穿越改革發展那一套,和知否知否關聯也不大了,感覺寫了也沒什麼意思。
剩下一個明蘭的歸宿,應該已經寫得很明顯了吧,就是殷若虛。
其實最開始我安排的是顧廷燁,但後來有讀者評論, 說顧廷燁種種不好。
當時整本書一共也沒幾條評論,每條評論我都很珍惜,看到這個評論之後, 我以為這是大部分人讀者的看法,就猶豫了, 怕寫了會不討喜。
我還去別的同類書評論區看了, 發現也有類似的評論,那好吧,那就換人,乾脆自己虛構一個人物出來。
這個人物,最後寫得不怎麼樣,我自己也感覺到了。
後來寫久了才知道,評論有時候並不代表大多數讀者的意見,大部分真正追讀的人都不怎麼在書評區說話,好像顧二叔還是挺討人喜歡的。
那時候書已經寫到了一半了,改也來不及了……
這件事對我影響還挺大的,為此鬱悶了好幾天。
不過回過頭想想,其實還是我自己的問題,沒能堅持自己的想法。
除了這個之外,書裡還有各種各樣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