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武的軍銜只是中尉,給與一個特訓教官算是被極為看重,地位是等同於團長了。
不過在命令中馬化武不但擔任特訓教官的職位還給與了第二個職位,就是戰場督戰隊隊長。
什麼是戰場督戰隊,就是在與敵人的戰鬥中我軍將士在沒有撤退的命令下撤退,對撤退的將士執行軍法要對著他們開槍的。
所有在戰場上沒有命令撤退的將士都是逃兵,以軍法全部槍斃,這是讓所有將士在戰鬥中最為記恨的存在。
馬化武與自己訓練出的48個弟兄,被增兵為獨立加強敢死團的督戰隊,他們每一個人都配備了頭盔與衝鋒槍,還給了一個白色的袖章。
弟兄們即使是不願意,軍令也不可謂!在所有與日寇戰鬥過的弟兄都不想把槍口對準自己人。
在馬化武厲聲訓斥下弟兄們才換了裝備:“與日寇一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沒有撤退命令撤退的都怕死!兵敗如山倒會害了更多的弟兄。
作為軍人寸土必爭,悍不畏死才對得起國家百姓。
戰場上在撤退的命令下撤退的我們的槍口對著的永遠是敵人。
有軍法就有有人執行軍法,我們就是捍衛軍法的!也要讓所有弟兄知道什麼是軍令如山,什麼是軍隊。
什麼是軍人。”
弟兄們立正接受了只有督戰執法隊才有的衝鋒槍與輕機槍!不過他們每一個人都沒有捨去自己的步槍,這是戰場上他們最大的依仗。
比起輕機槍與重機槍的射擊水平,他們更喜歡像獵人一樣與日寇戰鬥,而本身他們就是以獵人的方式被訓練出來的。
裝備的衝鋒槍是美國的湯姆遜,被將士們稱之為衝鋒機關槍或手提機槍,中短距離射程與步槍相比只佔據了火力強的優勢,精準度差。
是介於輕機槍與步槍之間的產物,不過用於督戰是綽綽有餘了,在殺傷距離之內拿著步槍計程車兵完全不是對手。
訓練結束第15天,李山魁一聲零下全團1000餘將士集合撲向戰場。
喜峰口左側翼陣地駐紮著一個團同1800餘將士,在與日軍連續三天的作戰中,陣地三次失守奪回來後還剩餘600餘戰士餘日軍對峙。
馬化武帶著身邊47個弟兄在陣地後方督戰,下達了死命令在沒有撤退命令撤退的一縷槍決,無論是誰。
而撤退命令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從大隊部下達的撤退命令!第二種是不可逆轉的戰敗也就是說我方將士剩下沒有幾個人了,為了掩護我方生還的將士,所有督戰隊將士殿後。
對於督戰執法隊的命令下達,完整的詮釋了督戰執法隊的職責。
下達命令後馬化武到達了陣地前言,此刻所有的弟兄都撲到了陣地上。
這個團的一個營長還活著,他立正在李山魁的面前嘶啞著報告道:“我團連續三天搶奪陣地,打退日軍進攻36次炮擊18次!除了現在還活著的全部陣亡。
我團617名將士包括我在內,等待著增援的同時阻擊日軍下一輪的進攻。
我團同時接到的增編命令,接受李山魁團長的增編。”
“很好,是他孃的英雄!我命令你現在為我團三營營長,帶著你計程車兵立即撤出前言陣地,後方休整。”李山魁命令道。
“是!”這位營長立正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