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你說我們建個製衣廠怎麼樣?”
滿含期待的陳雪茹,道:“我們就以生產喇叭褲,蛤蟆鏡為主,當下青年肯定會喜歡的。”
青年人才是消費主力,他們喜歡就會甘心情願的掏錢去買。
李紅軍習慣性的摸著下巴上,拉手的胡茬,想到未來戴蛤蟆鏡,穿喇叭褲是一種所向披靡的時尚,它的轟動效應不亞於現在的裸奔,就準備做一個吃螃蟹的人。
所謂喇叭褲,因褲子形狀似喇叭而得名。褲腿上窄下寬,從膝蓋以下逐漸張開,褲口的尺寸明顯大於膝蓋的尺寸,形成喇叭狀;褲長一般蓋住鞋跟,走起路來,兼有掃地的功能李紅軍:“也不是不可以,製作喇叭褲並不繁瑣,只要有縫紉機,有熟練的女工就可以,但蛤蟆鏡需要建立一條生產線。”
陳雪茹:“那還等什麼,公司不是剛在順義跟海淀拿下來涼快地皮麼,就在這兩個地方選一個建廠唄。”
“嗯!”李紅軍點頭:“可以,建廠的事情慧珍你來把控,採購縫紉機跟布料的事情交給雪茹你,小美姐繼續管好錢袋子,然後貼出招工啟事,如果可以自帶縫紉機的免去試用期,直接上崗。”
“新工人三個月試用期用來培訓,試用期一過,工資加提成的模式,幹得多賺的多這樣也激發出工人們的工作熱情。”
雖說如今布票還沒取消,但國營工廠裡的擠壓的布匹已經堆成了山,他是知道具體行情的,過兩年迫於壓力,布票就會取消。
事情交給了幾個人後,李紅軍閒下來了。
想著李紅霞經常來信,想要李貴帶著陳金鳳去香江轉一轉。
便勸道:“爸,媽,孩子們都大了,你們也辛苦一輩子,操勞一輩子了,現在紅霞總是邀請你們二老去香江轉轉,我看你們就出去散散心吧。”
“趁著還能動,腿腳利索出去玩一玩。”
如果孩子們都大了,李貴跟陳金鳳每天待在家裡甚是無聊,唯一的事情就是盼著孩子們早點放假,放學。
其實他們也心動了,只是不願意給兒女添麻煩。
陳金鳳試探道:“老伴,要不咱倆去香江看看?”
李貴稍作沉吟:“看看就看看,聽說那地方氣候比較好。”
李紅軍跑去郵局給香江的李紅霞打去電話。
“紅霞,你回來一趟,或者安排人回來一趟,咱爸媽同意去香江旅遊了。”
“哥,太好了。”
李紅霞興奮的在電話另一端蹦了起來。
她一直都覺得沒在二老身邊盡孝,心裡十分遺憾,這下子可算是有彌補的機會了。
“哥,我這就安排人回去接咱爸媽。”
結束通話了電話之後,李紅軍覺得要給家裡安裝一部電話機了。
這玩意現在賊貴,按個電話兩三千塊,但家裡的確需要。
往後他就可以坐在家裡遙控了,跟賓館可以實時聯絡,給酒樓跟飯店也安裝一部,到時候也能接受預定。
該花的錢不能省。
電話機這邊很快就安排上了,來內地接李貴跟陳金鳳的人也到了。
以去香江探親的名義,李貴跟陳金鳳踏上了南上的列車。
到了香江,陳金鳳跟李貴也給家裡報了平安。
服裝廠一直在建設當中,這一世,李紅軍決定還是走在四合院裡的模式,收購門市搞連鎖加盟,零售加批發的模式,打出品牌的效益來。
批發的不能貼他們的李氏服裝的標籤,到時候即便是一模一樣的商品也不會對李氏服裝有絲毫影響。
公司一直都沒有個獨立的辦公地點,李紅軍琢磨著應該搞一個獨立的辦公地點了。
為了就近辦公,李紅軍就在前門附近買了一套四合院民居當做公司的駐地。
這樣他上班的話走幾步路就可以了。
這日,蔡全無讓李金銘回來給他帶來個好訊息。
“爸,蔡叔讓我告訴你,有個農資商店要關門了·······”
“行,我知道了,你爺爺奶奶不在家,晚上考校一下你跟著蔡全無學了什麼,晚飯你掌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