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陛下,這也是從倭島得來的嗎?”諸葛亮問道。
“不錯,都是倭奴的賠償。”衛安點點頭道。
“如果說單獨拿出來,臣也不知道,不過既然是倭島得來,臣有個猜測,這應該是和秦王透光鑑,一起的寶物。”諸葛亮推測道。
“你的意思,莫非這是春秋二寶之一!”陳宮眼睛睜大道。
“陛下說這是夜明珠,那多半就不會錯。”諸葛亮點點頭道。
“春秋二寶!左相你說這是隨侯珠?”陳宮驚訝的問道。
“不錯!春秋二寶,隨侯珠,和氏璧!這麼大,又是夜明珠!看這顆珠子,渾圓無暇,沒有一點人工痕跡,臣有八成的把握,沒有錯!”諸葛亮也略微激動,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這很有可能,都是當年徐福帶出去的寶物,是秦皇為仙人所備的禮物。臣恭喜陛下!喜得瑰寶!”陳宮贊同道。
“恭喜陛下,喜得瑰寶!”
“同喜!同喜!”
“寶物重回中原,正說明陛下乃天命所歸,臣請陛下,昭告天下,以振民心!”陳宮拱手建議道。
陳宮並不是拍馬屁,他的意思是把訊息公佈出去,讓所有人都知道。
畢竟這些寶物,來自於過去,而且屬於那種名聲非常響亮的那種。一旦公佈出去,肯定會引起所有人的震驚,這對於統治,是有巨大的好處。畢竟天命所歸,這不是玩笑話!深受所有人所信賴。
“準了!就由公臺手書!把透光鑑,隨侯珠的來歷,都寫清楚!讓大武的百姓,瞭解我們的歷史!銘記自己的根!”衛安贊同道。
“臣遵旨!”
“倭奴賠償我國價值黃金百萬的物資,錢財!讓國庫充足起來,此事,翼德功不可沒!”
畢竟是朝堂之上,衛安並沒有稱呼張飛為三哥,張飛自然也是分得清。
“陛下過獎了,臣不過仗著陛下之威名,加上將士用功,才取得的成果。”張飛謙遜的回答。
如今的張飛也是越來越上道,與歷史中的張飛,無論是性情還是結局都大大不同。
“翼德不必謙虛,朕賞罰分明!豈能有功不賞!這樣吧!朕讓人在番禺,給你種植三百畝甘蔗,出產的蔗糖也只收取成本。”衛安思考了一下說道。
不會直接賞賜土地,即便是像這種經濟作物,也只是給你種,連同人都不用你出,朝廷負責搞定,大臣坐著收錢就可以了。
當然!朝廷也不會吃虧,把百姓的工錢扣除之後,才是純利潤。
“多謝陛下!”張飛喜笑顏開的拱手道謝。
現如今大武的大臣都知道,爵位到了一定程度,再過於追求爵位,就已經沒有必要,畢竟那只是一個身份象徵,然後多一份俸祿而已,反而是這種實際的賞賜,更加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