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三國:開局娶了蕭文姬 > 第一八九章 遼東公孫度

第一八九章 遼東公孫度 (第2/2頁)

即便只是最原始的兩季稻,產量比起以前,也增加不少,更何況大武可沒有他們以前那麼多苛捐雜稅。

根據諸葛亮等人的建議,衛安並沒有讓他們一下子把稅收降低,只是免稅了勞役和糧稅之外的雜稅。

就這樣已經讓大武的百姓高興了,畢竟對於老百姓來說,誰讓他們過得更好,他們就擁護誰,這也是為何會有那麼多人被誘惑造反的原因,就是人的盲從性,以及想生活更好的思想。

“主公,遼東公孫度來投。”公孫瓚一早就喜氣洋洋的來稟報,“如今他人就在皇宮外候著,等著陛下召見。”

衛安聽是公孫度的訊息,自然是大喜過望,如今四海昇平,若是公孫度主動來投,可就是避免了一場內戰了。

“好,快快有請,請到御書房說話。”

二人都是遼東公孫世家的人,公孫度是嫡系,公孫瓚是旁系。

歷史中的遼東之地被各路軍閥忽視,因此幸運地躲過了很多戰火,很多有識之士避亂逃到了這個地方,公孫度接納了他們,這一點他要比公孫瓚強很多。

公孫瓚向來喜歡單打獨鬥,算是個孤膽英雄,手底下沒什麼才能出眾的人,好不容易招了個趙雲,也是不能盡其才。

而公孫度的胸襟則寬廣得多,他用這些中原人管理地方,對外不去惹袁紹、曹操這些強人,只打高句麗、扶余這些外族,將遼東穩穩地控制在手上。

公孫度任遼東太守後,東征高句麗,西伐烏桓,威震海外,乘中原大亂,自稱遼東侯、平州牧。

衛安對歷史中的公孫度頗有好感,所以一直沒有攻打公孫度,而是選擇讓公孫瓚前去勸降。

公孫瓚果然不負所望,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公孫度。

“陛下,升濟來遲,特來請罪。”公孫度拉了拉身旁的兒子公孫康,一起跪地叩拜,“請陛下賜罪!”

公孫康為公孫度的長子,歷史中的公孫度去世後,公孫康繼任遼東太守,在公孫康在位時期,遼東公孫氏頗為強盛,於建安十四年(209年)大破高句麗,攻陷其國都,又設定了帶方郡(朝鮮京畿道、並忠清道之地),起兵討伐韓濊,揚威朝鮮半島。

“快快請起,升濟兄何罪之有。”衛安見公孫度態度謙恭,便親自上前用手扶起了公孫度,“升濟不僅無罪,還有功於大武,如此一來,我們大武便少了一場內戰,此乃天下之幸也。”

遼東半島四百萬人口,衛安可不敢掉以輕心,在收繳了遼東的兵權之後,衛安選派了大量的官員去遼東,同時也派駐了不少兵力鎮守遼東。

好在去年在調動了那麼多兵力的情況下,也沒有發生意外,這算是一個驚喜,也說明了百姓的情緒非常穩定。

今年的任務是把兩季稻徹底推廣,等秋收之後,針對高句麗的同化工作就會展開。

相對於牧民來說,其實同化更加容易,一來他們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很大,時間也很長,一直以來都仰慕中原,因此非常容易接受中原文化。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高句麗的朝鮮半島與大武一樣,都屬於農耕民族,對於中原的生活也更容易習慣。

最新小說: 明末最強族長 大乾第一青樓少主 北宋之天生反賊 小關公 錦衣狀元 騙了康熙 琴晚天下 鳳圖春史 史路沖天 本宮只會心疼王爺 替嫁后王妃撿起了馬甲 汝窯瓷盤傳奇 禮記 重生之橫掃天涯 大唐西寧王 納蘭溪 驚鴻夫人 權寵嬌娘 三國之志在千里 帶著寶蓮燈滅五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