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百姓之多,政務之多,那是很難想象的。
每一個能放在他面前的奏摺,衛安都會認真對待,因為他知道,這些奏摺的處置,關乎著大武的國計民生。
衛安腦中正在醞釀一份名單,是一份分封名單。
如今天下已定,很多官員的職務一直沒有變,衛安已經在琢磨官員職務的安排。
自己的生母李氏,已經貴為太后,可是,名義上的母親王夫人,一直沒有封賞。
王夫人對此很不滿,但衛安卻對此不理不睬。
自己的岳父蕭邕,如今已是國丈,自然也要安排一個合適的職務給他,太傅之職務很適合蕭邕。
太傅位在三公之上,負責教導天子,自己的皇后蕭文姬很快就會生皇子,無論男女,將來都要有個好老師來教導。
這一職務自然是非蕭邕莫屬。
至於三公之一的太尉,則由荀彧擔任。
太尉是中央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員,衛安決定由周異擔任。
司徒,是三公之一,中央掌民政的最高官員,這一職務由荀彧擔任再合適不過。
而司空也是三公之一,中央掌水利、營建、郊祀的最高官員,這一職務,衛安決定由馬勻負責。
改丞相為首相之後,首相的權力比之丞相更大,但是卻受到內閣的監管。
首相的人選,只能從左相諸葛亮和右相郭嘉之間選擇一個。
首相長史,是首相府負責綜合事務的官員,類似於秘書長,這一職務便由首相自己斟酌選擇即可。
如今已經改朝換代,人心變得的也很快,對於接受大武朝廷治理天下,官員們倒是沒有太多的想法,畢竟這麼多年的亂戰,也讓他們變得有些麻木了。
很多官員都是前朝舊臣,自然都記得前朝國庫空虛,發不下俸祿的日子。
如今有了大武朝廷,至少還能發得下俸祿,這對於大武朝廷官員來說,事實上也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而隨著大武新政地方制度的推動,州縣制度已經開始替代昔日的郡縣制度了。
大武軍隊雖然在各地州府都有駐紮,但是部隊的管轄權卻是直屬中央的,也就是說地方政府不能掌控軍隊。
五月,衛安以皇帝的身份宣佈,大武天下十三州,將會進行第一次戶籍和人口普查。
這一個詔令下去,開始引發很多地方明裡暗裡的反對。
政策下去了,很快就有回應,對於這些回應,衛安早就做好了預案
人口戶籍的普查,牽涉的是無數的世家門閥,地方豪族的底線。
在他們看來,控制一個地方的根本就是控制人口,而每個世家豪族都會有一些隱匿的人口,被當作世家大族的私產。
如果進行人口普查,所隱匿的人口就難免會暴露在陽光之下。
現在的新政,都是按照人頭分配土地,如果所隱匿的人口都分到了土地,那就等於是脫離了世家大族的統治,以後誰還會聽從他們的命令。
於是,地方上開始蠢蠢欲動,但是這一切好像都沒什麼用。
衛安早就提前做好了預案,這一次他很強勢,不僅僅成立了專門的戶籍調查小組,還讓墨羽衛的馬忠親自擔任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