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
有節湊的敲擊聲不斷的從店裡傳出,趙青黛眼神專注的看著手中的舂桶,每當自己靜不下心來的時候,她都喜歡透過製藥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很小的時候開始,趙青黛就喜歡上了製藥。
這裡的製藥,並不等同於煉丹,但卻是一切煉製丹藥和醫療的前提。
從藥物的培育、採集開始,製藥師必須掌握大量的藥物學,製藥學知識。
僅僅只是粗略的掌握這些知識,一般的修士都需要不間斷的學習五年以上時間。
而藥物的分類、研磨、更是一門精細化的工作,需要製藥師對於靈氣有細緻入微操控力。
至於最為重要的最後一步‘提純藥物’,則是衡量一名製藥師是否優秀的分水嶺。提純過程不但需要花費製藥師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更需要有一種與生俱來獨有的草木親和力。
正所謂千人制藥,獨一人成師。
趙家以醫藥傳世,家族中煉製丹藥的高手幾百年來不計其數,但知道製藥師的人數卻少之又少。
根本原因就在於大部分的製藥師都卡在了這草木親和力的關鍵點上。
趙家老祖???????????????曾經說過,大部分的製藥師都會是一個好的煉丹師,但一個好的煉丹師不一定就能成為一個好的製藥師。
本來以趙青黛的天資來說,成為一名高階煉丹師只是個時間問題,但這姑娘偏偏喜歡不走尋常路,從來不修行丹道只愛製藥。
為此甚至還同家裡人鬧出不少的矛盾,最終在家族和父母親友的苦口婆心勸說下,趙青黛一氣之下選擇遠離家族。一拿到外放弟子的資格後,便孤身一人來到這華夏的西陲之地洛城,開起了趙家在西南地界的單獨一份分店來。
出身於江南水鄉的溫婉女子,很少有姑娘接受得了高原強烈的日照天氣。家裡人本想著趙青黛只不過是賭氣才離家出走,等受不了高原的生活自然就會回來。
誰知道趙青黛在洛城一待就是整整三年時間,期間只有每年的過年回去一趟,住上十來天便又要回去洛城。
氣的趙青黛的母親把她關在家裡,最後還是家主出面才放她歸去。
趙氏以母為尊,家主正是趙青黛的奶奶,家裡的主事之人大多也都是女子。
身為女子的趙青黛倒也沒有因為這件事受到家族的邊緣化,加上她製出來了藥材水準確實出眾。這幾年無論是家裡還是在洛城,找她製藥的煉丹師也是大有人在。也算是在西南地區為趙家開啟的局面。這也讓趙青黛在趙家有了一些身份和話語權。
對於趙青黛的問題,家主奶奶當時只說了一句,
“你們誰有本事把趙家的店開在西南,經營的和青黛小娃子一樣的好,我就同意你們把她關在家裡。”
所以第二天一早,趙青黛就被母親放回了洛城。
趙青黛本來還想著這幾天洛城的天氣不錯,日照很足。明天可以把之前收到的一些草藥拿出來晾曬,等過上幾天就能開始著手製藥。
誰知道早上一起來就發現這洛城的天氣變了,隨即想起之前雁峰嶺的人說的那些話,頓時就明白了原來是因為有人渡劫所致。
身為製藥師,好的陽關就和自己的另一半一樣重要,不做在趙青黛看來,這個比列可以忽略不記,畢竟她從來沒有喜歡過誰。
對於一切打擾自己製藥的因素,趙青黛都是深惡痛覺的。可那是雁峰嶺的紙紮店啊!她能上門踢館,想想自己雖說身手不錯,但謝青青在修行界都算得上有名氣的金絕仙,自己還不想給趙家惹麻煩。
所以生了氣的趙青黛便決定把火氣都撒在了趙文竹身上。誰知這小子剛剛竟然秒慫了,讓她想要打人出氣的計劃瞬間落空。
強烈的失落感瞬間讓趙青黛很難過,只得透過製藥來平復一下自己的情緒。
“文竹,之前我聽百草堂的溫雯說,紙紮店那個掌櫃好像也懂醫術,聽說上次明通禪寺出了意外,就是他施藥救助的眾人。這事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