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就是一萬人。
陶謙城裡有三萬兵馬,曹操至少也要留出兩萬人對付,看來曹操很有可能親自率領一萬兵在營後等著自己。
潘鳳還是不夠了解曹操,以為曹操會留出兩萬兵馬對付陶謙,也以為曹操會親自來對付他。
“將軍,曹操兩面都設有伏兵,咱們明日還要出戰嗎?”
校尉馮勝又問道。
“牙旗折倒,不宜出兵。”
校尉趙固說道。
李響和孫觀相互看看,都不說話。
“容我想想。”
潘鳳又起身踱步。
踱步可以幫助思考。
踱了一會,潘鳳似乎已經在心中作出決定,走回案前坐下,先是捋著八字鬍輕笑了幾聲,這才對眾人說道:“嘿嘿,曹操既然設伏兵待我,那我們就不用去打曹操,直接去打他的伏兵,這樣也能把他的兵馬吸引過來,給陶使君那邊減輕壓力。”
“令。”潘鳳突然嚴肅道。
李響等人齊拱手聽令。
“李響,趙固,你二人各統本部兵馬,隨我擊敵左側之伏兵。”
“諾。”
李響和趙固齊應。
“孫觀,馮勝,你二人各統本部兵馬,擊敵右側之伏兵。”
“諾。”
孫觀和馮勝齊應。
“孫觀,馮勝,敵軍伏兵有五六千人,而你二人所領也只七千人,萬不可與敵強拼,若有敵軍救至,你二人可立即退走。”
潘鳳想過集中兵力,只打一側伏兵,但又怕到時另一側伏兵斷了自己退路,曹操再從營中殺出,那自己可就難以逃脫。
因此讓孫觀和馮勝去打另一側的伏兵,就算曹操率領大軍從營中殺出,自己也能從容退走。
只是自己分兵之後,就不可能再直接與從曹操營中出來的兵馬對抗。
曹操怎麼說也會有一萬兵馬從營中出來,自己分兵後兵力變少,而且與敵軍伏兵衝殺之後,兵力會比較分散,很難集中兵力對敵。
自己現在的主要目的是把曹操的伏兵斬殺,同時吸引他營中兵力,等陶謙在前面得勝,自己再集中兵力來衝一波。
這樣一來,曹操不死也會脫層皮。
“諾。”
馮勝又應了一聲,而孫觀卻沒回應。
潘鳳盯著孫觀,他這才拱手低聲應道:“諾。”
“仲臺,我知你欲為尹禮報仇,可如今敵眾而我寡,若有敵軍救至,你須立即退走。只要我們將其伏兵擊潰,陶使君那邊也能擊敗曹操,則曹操必然退兵。你放心,再過不久,我會帶你們去攻奪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