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許褚拱手應道。
“將軍,據斥候回報,曹操引兵向郯縣去了,必是去攻陶使君,咱們是否要出兵相助?”
魯肅說起正事。
潘鳳看著魯肅問道:“子敬以為呢?”
魯肅想了一下才說:“琅邪有難,而使君不援,按理說郯城被攻,咱們也該坐視不理才對。可是郯縣若被曹操攻下,則徐州落入他手,若讓曹操得兗徐二州,只怕咱們也不可在琅邪久待了。”
“子敬之意是該援了?”
“陶使君已老,徐州即將易主,將軍此時若救了使君,便是救了徐州,必能得徐州士民之心,到時也容易接掌徐州,肅以為該援。”
“唔,你說的有理,只是曹操用兵,必會防我,若我所料不錯,他會留兵守於即丘,擋住我們,我們就算出兵,只怕也是無用。”
潘鳳說完又緊接道:“不過,子敬既然以為該援,咱們就出兵去援。曹操若是留兵守即丘,咱們就到即丘城下,他們若不出戰,咱們也不攻城。使君可無恩,咱們不可無義,至少咱們出兵援助了陶使君,拖住了曹操部分兵馬,徐州之人便無話可說。”
他這是隻想做個樣子給徐州人看。
就算他不出兵,曹操也會留兵守即丘,畢竟要防著他像上次一樣從後面襲擊。
魯肅無話,因為潘鳳說的有理。
休整了三日,因為虎士營和陷陣營之士剛剛經歷了一場戰鬥,傷者較多,潘鳳留下他們在開陽養傷。
潘鳳帶著魯肅許褚李響和一萬兵出發。
臧霸和孫觀一起守在開陽。
潘鳳率領兵馬來到即丘城下,城內果然已經駐守了一萬曹軍,由曹洪統領。
曹操本來是想留下夏侯淵或曹仁守即丘,但攻打郯縣需要他們來衝鋒陷陣,便留下了曹洪。
他囑咐曹洪只須守住即丘城,潘鳳若領兵來攻,萬萬不可出戰,堅守城池即可。
而即丘城內有兵,潘鳳不可能會繞過即丘城去襲擊曹操的背後。
真要那樣,潘鳳自己就陷入曹操的兩面夾擊之勢了。
以曹操對潘鳳的瞭解,他不可能會那麼做。
潘鳳在即丘城外五里安營,也不去城下叫戰,就那麼守著。
曹洪則是每日在城上觀望,既想見到潘鳳,又怕見到潘鳳。
潘鳳這個人詭計多端,見不到他,不知道他會使什麼陰謀詭計,說不定此刻正在設謀呢!
如果見到他,又不敢出戰,曹洪知道憑自己肯定勝不了潘鳳。
曹洪就那麼糾結著,而潘鳳在城外卻是舒爽,只小心防著城內之兵襲營,便是每日等著郯縣的訊息。
此刻郯城下,曹操兵馬列於城外,正在叫戰。
城內,陶謙召集眾將來商議。
“曹操攻開陽不下,竟轉來攻郯縣,諸位可有退敵之策?”
陶謙自從前次在傅陽敗給曹操,心裡便有了恐曹症。
這次曹操領兵來攻,他心裡就沒想過要領兵出戰。
曹宏首先說道:“能有何策,據城堅守就是,曹操兵馬再強,也攻不下此城。”
“不錯,咱們守在城內,曹操必定不會攻城,就算攻城,咱們也能守得住。”
將軍呂由附和道。
“正是,使君,咱們守城就是,不要出戰。”
將軍許耽也贊同據城堅守。
呂由和許耽都在傅陽敗給曹操,知道曹操兵馬的厲害,自然不想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