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夏侯淵如果還來挑戰,或者是另外的人來挑戰,自己就要比他還要早敗。
夏侯淵不是打了兩斧就跑嗎,那我只打一斧就跑,再不然就如以前一樣,喊幾句話就跑。
“陶謙竟未遣兵來援,子敬,當日陶使君是否答應互援之約?”
潘鳳又想到斥候回報,郯城方面沒有任何兵馬出城的動靜,可見他們沒有想要來援助自己。
“當日陶使君確實答應會與將軍互援,至於為何未出兵,卻實在是不知其意了。或許,是那曹宏勸說使君勿出兵,將軍此前斬殺曹豹,他記恨在心,而使君又頗為信聽其言。”
“哼,他不出兵相援也可,只是曹操若真的引兵向郯縣,他們也別指望我出兵援救了。”
對於陶謙沒有出兵來援助,潘鳳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並不是指望陶謙的兵馬能來救自己,自己也不需要他們來救。
潘鳳在意的是自己在陶謙心中的地位,看來還是不如劉備。
徐州,自己是勢在必得,如果曹操能滅了陶謙更好,到時曹操兗州遭襲,他退兵回去,自己便可以順手將徐州佔了。
就算曹操不能將郯縣攻下,自己也必須要為攻郯縣做好準備。
說不定,真的要舉兵去攻打相爭才行。
曹操大營。
“妙才,你只與潘鳳打了兩個回合就佯敗而走,似乎太早了些,如此容易讓潘鳳與陶謙等人看出你乃是佯敗。明日再去挑戰,潘鳳恃其勇力,必然想要勝你,可與他相鬥三五十回合再佯敗不遲。”
曹操對夏侯淵的佯敗不太滿意,因為他敗得太快太假了。
別說是潘鳳,恐怕連陶謙都能看得出來,他這就是故意敗的。
“諾,我明日與他相鬥到五十回合,可我怕他撐不到五十回合。”
夏侯淵自信滿滿說道。
他本來以為反正是要佯敗,打兩個回合就敗走,更能讓潘鳳和陶謙等人覺得自己很弱。
倒忘了自己敗得這麼快,別人是否會相信了。
曹操眯起眼睛笑道:“嘿嘿,你若能將他斬了更好,若能滅了潘鳳得了琅邪,陶謙豈能擋得住我。”
過了一日,曹操又領兵來了,照樣是夏侯淵在城下叫戰。
“潘鳳,快快出城與我一戰,今日我要與你大戰三百回合。”
潘鳳站在城上喊道:“夏侯淵,你連我三斧都受不住,如何與我大戰三百回合,不如讓曹操來與我一戰,或許他能與我大戰三百回合。”
夏侯淵想了一下,思索讓潘鳳出戰的理由。
“昨日我使的是誘敵計,想要誘你來追,哪知你竟不中計。今日我必不會再使出誘敵計,定會與你大戰到底,你若不出來,便是怕了我夏侯淵。”
“哈哈……我會怕了你?夏侯淵,你等著,我立刻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