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徵募更多的兵,就要有更多的錢糧。
莒縣現在有八千兵,加上開陽臧霸的五千多兵,這一萬多兵要靠琅邪一郡之地來養,壓力非常大。
養兵越多,賦稅越重,賦稅越重,百姓就越容易抗賦稅而為賊。
百姓抗賦稅為賊,種地的人就會大大減少,而有賊患劫掠,其他百姓又會逃離家園,避往他方。
荷賦重稅之下才有亂民,潘鳳懂得這個道理。
因此,他知道,兵不是越多越好。
前提是得養得起。
在選擇來琅邪的時候,潘鳳就想好了。
自己是有系統的人,種不出來的糧食,可以透過系統去獲取。
現在自己駐守琅邪,南面與陶謙已經交好,而且陶謙手下那幾個統兵的武將,估計沒一個是武力能到80的,去打他們也不會有獎勵。
北面的孔融是自己之前想好的攻打物件。
孔融是個文人,但他是北海相,統領著北海的兵馬。
他雖無武力,智力卻應該有80以上,敵將智力80以上,系統可以有獎勵。
打孔融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安全,不會真的敗。
可以說是低風險高回報。
但也有難點,那就是要怎麼才能讓孔融領兵出戰。
或許你去攻城的時候,外面打得你死我活,他卻獨自安靜地坐在案几後面讀書,如果敗了他就跑路。
其實潘鳳並沒有把握能逼得孔融親自領兵出戰,只能去試一試,如果實在不行,就只有去平原打劉備了。
潘鳳召集閔純耿武李響鄭威聚在一起,說自己要帶領陷陣營去北海找孔融借糧。
“借糧?”
鄭威聽到借糧就反應過激。
之前潘鳳去到開陽就是以借糧為名,實際卻是來奪取琅邪。
現在他又要去找孔融借糧,不會是又想奪取北海吧?
“府君,不可呀,孔北海乃當世名士,跟誰借糧都不能找孔北海借啊!”
閔純以為潘鳳是真的去借糧,也勸道:“無雙,青州黃巾肆虐,北海只怕糧食也不多,孔北海如何肯借於我們?咱們還是想想別的辦法吧!”
耿武和李響不說話,只靜靜地聽著。
潘鳳微微一笑:“鄭功曹,我真是去找孔北海借糧,至於他是否有糧,那要去看了才知道。”
鄭威又問:“府君準備向孔北海借多少糧?”
潘鳳笑道:“不多,十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