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國的郡治在開陽,臧霸此時也屯兵在開陽。
潘鳳在臨沂歇了三日,本以為臧霸會帶兵來把他趕走,可是開陽方面一點動靜都沒有。
後來一想才明白。
臧霸雖然屯兵在開陽,但他並不是琅邪相,而且,他和孫觀早幾年雖然跟著陶謙打黃巾立功當了騎都尉,但是現在他們私自聚兵,收聚了五六千泰山卒,其實和山賊差不多。
不過他們曾經有功,又有騎都尉軍職身份,陶謙也就睜隻眼閉隻眼,對他們不聞不問,任由發展。
但臧霸等人也不敢殺逐琅邪相,畢竟陶謙現在的兵力還是比較強的,殺了琅邪相,陶謙必定會帶兵來打,憑臧霸這些人頂不住。
所以,潘鳳來到琅邪,只要不來和他爭佔開陽,他就不管你,大家各佔山頭,互不相犯。
潘鳳決定先不爭開陽,帶著人馬去莒縣落腳。
莒縣在琅邪國的中心腹地,處於五蓮山和沂山之間,緊臨沐河西面,同時又避開青州南下要道,算是自保良地。
從青州南下主要沿著沂水經東莞到東安,再到陽都和開陽。
後面琅邪相蕭建把琅邪郡治地從開陽移到莒縣,為的就是避開臧霸,最後仍是被臧霸攻佔。
潘鳳到了莒縣,莒縣縣令哪見過這陣仗,本想閉門不納,但潘鳳早提前派了數百兵士混進城內,把城門佔了。
無奈,莒縣縣令李寶只好出城相迎,知道潘鳳準備要在莒縣長住後,他甚至讓出自己的縣舍給潘鳳居住。
潘鳳沒有住進縣舍,太小,他要自己建大宅,以後或許還要當做郡守府。
在莒縣安定下來後,潘鳳第一件事就是分錢,他必須說到做到,這個事不能忽悠,否則手下的兵不跑也有可能會反。
分錢之後,還剩一百來萬錢,拿來造建房屋,供隨軍家屬們居宿,至於召募士卒,則要緩一緩了。
反正現在也有八千兵,要守住莒縣沒問題。
初平三年二月初。
據斥候回報,許多青州黃巾正從琅邪經過,沿著沂水向南,然後經過東海國向西進入兗州任城,或許有百萬之眾,多為拖家帶口之人。
青州的黃巾多不是沒道理的。
遠的不說,只說靈帝時代。
建寧四年(171年)二月,地震,海水溢,河水清。
海水倒灌入黃河,把黃河的水都變清了,可想而知,濱海之地和黃河沿岸會被淹沒多少。
熹平二年(173年)六月,北海地震,東萊、北海海水溢。
熹平六年(177年)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光和六年(183年)冬,東海、東萊、琅邪井中冰厚盡餘。
平常還有大旱和大疫,尤其是中平二年(185年),春正月,大疫,二月,朝廷稅天下田,畝十錢,以修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