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面,派朱靈領五千兵馬,跟著曹操的八千兵馬,向南入東郡。
曹操領兵出了鄴城,一路慢行,日行不到三十里,一點都不著急。
朱靈來找曹操問道:“曹將軍,為何行軍如此之慢?”
曹操笑答:“賊人初到,劫獲不多,若我們急行,過早與賊接戰,賊必拼死勇戰。賊人甚眾,是吾等三倍,我們雖可得勝,只是死傷亦會不少。不如待賊人劫獲頗多,再與賊接戰,則此時賊人為護所劫錢糧,無心死戰,必定潰逃。”
一無所有的時候,爛命一條,死不足惜,可能會跟你拼命到底。
等他有了錢糧,生活有了希望,那他就會惜命,不敢硬拼了。
而且到時山賊會一面保護劫來的錢糧,一面作戰,戰力肯定更差,可以一擊即潰。
朱靈想了許久,方才想明白,對曹操說道:“曹將軍所言有理,一切聽曹將軍之命。”
事實上朱靈並不明白,曹操慢行軍的目的,其實是在等著山賊把劉岱任命的東郡太守王肱殺死或趕跑。
到那時,東郡百姓也深受山賊之害,而曹操領兵來打跑山賊,救了東郡百姓,便可得到東郡百姓和世家豪族的支援。
但這個想法,曹操無人可訴。
他身邊的人,現在也無人能明。
曹操不斷派出探騎,探查東郡的訊息。
十幾日後,終於走到黎陽,準備渡河。
此時探騎傳回訊息,山賊攻打濮陽,東郡太守王肱已經棄城逃離,濮陽被山賊所佔。
濮陽是東郡郡治所在地,在黃河以南。
曹操聞訊大喜,迅速領兵渡河,向濮陽急行。
山賊只為劫錢糧財物而來,不為占城。
佔了濮陽後,他們入城劫掠一番,正準備再去白馬劫掠,卻聽到曹操領兵已經渡河,正向濮陽攻來。
白繞仗著自己有四萬人,而曹操只有一萬多人,不把曹操放在眼裡,帶領賊眾出了濮陽城迎去。
可是他實在太小瞧了曹操。
曹操此時麾下勇將還是很多的,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人都是勇將。
就連曹操本身也是頗為勇猛,他親自領兵衝殺,那四萬賊眾哪能抵擋得住,許多人只想著帶走劫來的錢糧財物,無心戀戰,一擊即潰,大敗而逃,退回黑山。
曹操得勝之後,便急去白馬城,因為白馬城裡有一位他日思夜想之人——荀彧。
荀彧之前帶著宗族之人留在白馬,沒有跟隨袁紹北上冀州。
“先生可願助我?”
曹操見到荀彧,問道。
荀彧反問:“將軍之志如何?”
“平亂安天下!”曹操笑答。
“若如此,彧雖不才,願助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