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到李臻的這句話之前,崔婉容並不相信他能想得到自己的用意。
因為這條計策,是她和兄長一起制定出來的,雙方討論了幾日的利弊,最後才制定出來的一條……在二人眼裡無比完美的計劃。
而之所以說這條計劃完美,便是因為,此計並非什麼陰謀詭計,而是正兒八經的陽道之謀,無論是細微、還是大義,都牢牢佔據,沒有半分遺漏可言。
所以,崔婉容的本意,並不是來考校李臻,而是一種……
怎麼說呢。
說炫耀也可以,畢竟如果不存在這份心思,她就沒道理和對方把話題提起來。
可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展示。
就像是面對異性,展露出來自己最鮮豔的羽毛一樣。
而她這麼做的原因也有著自己的一份思量。
或者說,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試問,如果家裡人知曉了二房九女與玄均觀素寧道長之徒情投意合,會是何等反應?
再問,家中之人是否還會怪罪自己當初擅自做主,連累了兄長之責?
最後,家中之人是否會明白,兒孫自有兒孫福,這世間的婚事未見的一切只從利益出發,真心實意相愛之人,未嘗不會走出一條自己的康莊大道?
以及,她想向家裡的其他人表明一件事,崔家的女子,就算不遵從家裡的安排,結成利益婚姻,也可以透過自己的聰慧,為家族挑選出來一位最合格的夫婿。
所以,請你們放過采薇,也放過那些還不到年紀的妹妹們。
不要讓一些悲劇,再次上演了。
這就是她的想法。
自從知曉了守初道長的品性,她便有所鍾情。可鍾情歸鍾情,她鍾情的,是這個人。
是心中的情愫。
可情愫之外,她還明白自己身為崔家兒女的責任。
她並非任性,但也不是什麼允許被人隨意拿捏的性子。感性的喜歡雖然大於理性,可她也明白,哪怕是兩情相悅,若不是門當戶對,家裡人還會百般阻撓。
其實喜歡一個人這種事,崔婉容的看法一直很簡單。
若不遇到心動之人,縱然生的何等丰神如玉,亦不過是過眼雲煙。
而若遇到心動之人,若對方門當戶對便是最好。可若身份落差過大,那就夫婦相互扶持,不敢說超越本家,可至少,逢年過節回到家中時,可以讓自家夫君挺直腰桿。
都說男女之情本該純粹,但崔婉容卻覺得,再怎麼純粹的情愛,也無法逃脫世俗的桎梏。
人,要做的不是打破它,而是應該超越它。
若我的夫君身份卑微,那麼就拼盡一切,讓其成為人上之人。
因為,我所鍾情的男子,絕計不會是什麼庸碌之輩。
而萬幸的是,她心底鐘意的男子,並非是什麼俗人,而是一位肯為天下生民彎下腰肢,躬身天地,為眾生開太平的大慈大悲之人。
心有所向,不負昭華。
遇到他,便知曉了心意。
而知曉了心意後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