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桑泉急報!
馮翊孫華來襲!
!速速救援!
!”
……
“報!
!
軍情急報!河東生變!馮翊孫華入侵河東!
”
……
“報!
!
河東督史求援!馮翊逆犯孫華入侵河東桑泉!
!”
……
三天的時間,馮翊孫華渡河入侵河東的訊息傳遍了關隴、洛陽、山西、江南之地。
雖然得到的訊息有快有慢,可除了山西那邊的李淵收到了訊息後,連夜組織人馬,命大兒子建成與小兒子元霸披星戴月的朝著河東趕之外,江南也好,洛陽也罷,給出的反應卻異常平靜……或者說平澹。
從陛下下江都之前,北地便已經有了一些亂臣賊子冒頭,但看樣子陛下並不著急處理這些人。
除了派出張須陀鎮壓瓦崗寨這個心腹大患外,無論是那些叫的上號的反賊,還是隨隨便便揭竿而起的流寇,陛下那邊除了發出了勸降令外,再也沒了什麼其他動靜。
反倒是江南忽然冒出來了個杜伏威後,陛下就下了江都。
而這北地隔三差五總要冒出來個什麼反賊,大家聽到這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孫華入侵河東,反倒沒什麼感覺了。
河東嘛,年初還鬧反賊呢。
肯定是反賊沒死乾淨唄。
這世道……
不稀奇。
百姓如此想,一些大臣們可能也如此想。
但不管他們怎麼想,洛陽方面收到了訊息後,並沒有給予任何兵卒上的支援。
越王殿下在朝堂上流露出了對於能平定河東之亂的李淵超一流的信任,認為馮翊孫華不足為慮。
不過為了防止李淵那邊補給告急,還是批了一些糧草過去。
糧草是從洛陽的含嘉倉出的,浩浩蕩蕩的朝著河東運了過去。
但除此以外,便在沒了什麼支援。
也沒人相信李淵需要支援。
他手下的那一支兵卒號稱玄甲軍,騎的,都是飛馬城出來的良馬,鎧甲精良,武器鋒利。
雖然數量不多,只有一萬多人,但他能用來平定河東,想來對付一個孫華也不難。
……
桑泉城南八十里。
北解縣。
北解縣位於桑泉與虞鄉之間,算不得什麼大縣,但卻有著一個極為重要的地理位置。
那就是下至河津風陵渡口,上至猗氏臨猗,東至洛陽方向通往各地的郡縣官道,都要從北解縣路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