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栝的渡口並不大。
甚至都不是民用的渡口。
身處黃河岸邊,它的唯一作用,在之前就是把產自於栝礦脈的火玉鹽礦順流而下,運到老君觀。
所以,它的規模雖大,可卻沒有什麼生人。
能出現在這裡的,都是依靠這片鹽礦而生之人。
但現在鹽礦沒了,渡口那些大的倉庫就有些空了。
李臻所過之處,基本都是空空蕩蕩的。
但靠近渡口的幾處倉庫卻有著許多堆積的貨物,都是一些就近開採的石料。而來到河邊時,他還看到了兩艘裝著不知從哪運來的木料,正在由力工卸貨的場景。
崔婉容確實沒騙他。
哪怕現在老君觀的人還沒來,可前期的地坪工程就已經要開始了。
到時只要等到這渡口裝滿了木料石料,那麼想來工程就會開始動工,而只要流民足夠,那麼想來倒是這於栝附近肯定都是夯土的號子呼喊聲吧?
在渡口這邊待了好一會,一直看著兩艘船上的工料被卸完畢,他才打算起身離開。
他改主意了。
現在要回城,找人替自己跑一趟河津,把老杜喊過來。
因為他逐漸覺得,整個河東的最優解,其實是在這。
老孫頭所說的什麼二十萬民夫一年即可完成的話,在他看來就是放屁。
現在是上半年,你等著吧,下半年天下一定大亂,上哪給你弄二十萬民夫去?
天下大亂,首先就是糧食成為緊俏貨。
而如果真亂起來,按照崔家兄妹二人的計策,想來這工程也不會停止。
為什麼?
因為他們不可能白養這四五萬人。
而這四五萬人在亂世之中,不僅僅是民夫,更是四五萬軍卒的戰鬥力保障。
所以,哪怕明知道自己只需要靜待潮起潮落改朝換代就可以了,李臻打賭,崔家也不會停工。
必須要養著這些人,才能給亂世的家族新增一份安穩。
畢竟,在亂世之中,不確定的因素實在太多了。
有了這些人,就等同於有了亂世安身立命的底氣。
同樣的道理,除了這些世家,李臻也想不通誰能在亂世之中,能有如此能耐,讓這戰火荼毒的河東郡安穩如常了。
想明白此處計較,站起來的道人目光落在了那平靜流淌的黃河水前。
這算什麼?
天無絕人之路?
還是船到橋頭自然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