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在馬上,跑到礦坑旁的功夫,李臻啃完了四個餅,喝完了這一罐子肉湯。
肉,都是大塊肉。
這點讓李臻對這些崔家人的認知更深了一層。
不管本性如何,最起碼不是什麼吝嗇之人。
其實想想也對,想撐起一個世家,光靠吝嗇斂財魚肉鄉里,那是不可能的。在這個德行比什麼都重要的年代,這些世家無論背後是否齷齪,可人前,卻必須要有讓所有人挑不出毛病的涵養。
一座龐然大物,首先若不佔到民心所向之地,那麼等待他們的便只有自取滅亡之路。
更何況……人家是姜子牙的後裔,能寫出《六韜》這種文韜武略之書的封神榜執掌者,怎麼會是草包呢?
把瓦罐放到了一邊,下了馬,他看著那不停指揮著一些武人,把一根根木樁夯到土裡,自己則手持羅盤,不停走走停停的孫思邈,直接喊了一聲:
“孫道長。”
孫思邈一扭頭,看到是李臻後,並不意外,而是收起了羅盤,朝著他走了過來。
旁邊還跟著一個……怎麼看怎麼和小崔女俠有些神似的公子哥。
“……”
李臻下意識的扭頭往小崔女俠那看。
而察覺到了這一目光……小崔女俠趕緊扭過了頭,裝作四處觀望的模樣。
臉也有些紅。
不是害羞,而是心虛的臊得慌。
等孫思邈和那公子哥走上前來,不需要藥王爺介紹,暫時無視掉自己妹妹的崔幹自己便上前一步,雙手虛抱,作了好大一個揖,表達了最禮遇的態度:
“於栝縣丞博陵崔氏二房三子崔幹,見過守初道長。謝道長大義,救於栝之民於水火,此大恩,定當燒錄本地縣誌當中,供時後人鳴懷感恩之心,沒齒難忘!”
入縣誌,後人供養。
這已經是好大好大的恩情了。
人活一輩子為了什麼?
不就是為了一個名麼?
這就好比或許在過一兩千年,等到了後世,如果於栝這裡被當成了旅遊景點,有導遊帶著旅遊的人來到這片……姑且暫定為“火山口”的景觀時,導遊會告訴所有遊客: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片火山呢,在過去被叫做地脈龍火。於栝最早是鹽礦,盛產天下聞名,專供貴族以及煉丹而用的火玉鹽礦巴拉巴拉……當時是一位道號名為“守初”的道長和那位佛門歷史上著名的玄奘大師一起來到此地,先把人救了出來,幾百礦工,無一人身死,而救出來後……
根據於栝此地縣誌的記載,守初道長和玄奘法師是真真正正的請來了北方真武蕩魔大帝與我佛如來,以佛道雙法,真武帝君手執佛門至寶紫金缽盂扣在了這裡,才讓火山沒有噴發而出,保全了於栝縣城裡的所有百姓、礦工的生命。而他們的神仙事蹟則被當時的縣丞,也是山東望族崔家二房的第三子所記錄下來,一代一代傳於後世。
而且,大家要知道,雖然我們現在崇尚的是自然科學,對一切怪力亂神傳說要抱有存疑態度。但是,也請大家知道,一地的縣誌,只記錄真實發生的重大事實,所以,或許傳說有些誇大的成分,但當初這片火海的誕生時,一定是這位守初道長與玄奘法師,包括我們名醫孫思邈這幾位出了大力氣的。
並且,這件事也在佛門與道教的記錄中,均存有記載來佐證。由此可見,我們先人的智慧與能耐究竟是何等超乎我們的想象。“
仔細這麼一琢磨……
還真別說,李臻有點小激動。
思緒開始有些跑偏了。
然後……他就想到了一個主意。
要不,我乾脆在這邊立一塊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