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計策太絕了。
絕到讓李臻都在心裡忍不住為對方拍手叫好。
這裡,是崔家的地盤。
於栝產的鹽,按照藥王爺的說法,又是國師治下煉丹必不可少一種催化劑。於情於理,楊廣就算知道,都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加上……這些民眾也沒謀反,只不過進不來城池而已。
為何不讓進城?
一方面或許會有這位崔長德主事所言什麼“擔憂流民侵擾”之類的藉口,但更主要的原因,李臻覺得應該是這是一步可進可退棋。
進,可得民心,可得政績,可以送給李淵一個解決河東麻煩的思路與策略。
退呢,若是有人居心不良,或者楊廣哪個心情不好,想找崔家開刀。那麼這些流民在頃刻之間,恐怕就會被形容成“圍攻於栝”的反賊。
因為沒讓你入城,你卻在城外逗留,身份還不明,憑什麼不能說你是土匪反賊?
記住網址m.9biquge.
到時候軍情奏報一遞上去……一群本就是反賊之人,利慾薰心做出來攻城之舉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所以,這個舉動簡直聰明到家了。
同時,這些人懷揣的銀子少說……可能都是幾千上萬的數目。這錢崔家本家或許不會在乎,可下人們誰會嫌銀子扎手?
主家把這個機會給了他們,多賺些銀子,娶個妻妾門房或者幹嘛用的……不比什麼都強?
能賺錢,打工族們不鐵了心的繼續跟老闆幹?
這不又是一個鞏固世家地位的最好辦法?
在說這群苦命人呢。若真按照設定這計策之人所想,或許無法回到原籍,可只需要待到李淵到來,把河東的事情徹底解決後,這些從於栝落戶的人不管回不回到原籍,心裡都得裝著崔家給他們的恩惠,世代感激。
甚至沒準就會徹底紮根在於栝。
到時,於栝的勢力不就無形之中增強了許多?到時候娶妻生子落戶生根……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崔家只要伸出橄欖枝,他們哪裡有不接的道理?
那勢力不就又得到了補充?
或者說,只要於栝的鹽礦沒有枯竭……崔家沒倒臺一天,崔家就能從於栝這地方得到最強有力的支援……
好傢伙!
這特麼不就是三星和韓國的翻版麼?
噢,合計著韓國,人稱小於栝,三星人稱小崔家?
我滴個媽耶……
這計策……越想,李臻越覺得絕!
同時對制定這條計策的人愈發好奇。
到底是誰呢?
難不成……是此地縣令?
這縣令是崔家人?還是說崔家女婿?
又或者說制定這條計策的是崔家某個智者?
太絕了!
絕到離譜的那種!
這就是世家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