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十四天,李臻跑完了弘農全郡十處之地,返回了商縣。
而今日,是第十六日。
第十五日,他和高德導航一起把商縣的地耕了一遍。
同時還創下了一個記錄。
因為已經超過了原計劃的十天之期,心裡愈發焦急的李老道乾脆都不吃飯了,帶著杜如晦連續跑了三天。
然後在耕完了商縣之地入城後,創下了一頓飯單人十二個餅子,七碗羊湯一盆肉的壯舉。
沒辦法,太餓了。。
普通人要是餓三天早沒勁了,倆人還能跑到城裡喝湯,純粹是因為修煉者的體格子好。
而出城後來不及休息,倆人便要往上洛走。
商縣屬於弘農通往其他處的岔口。
一路向南,是上洛。
一路向東,是龍門。
道路分叉口都不遠,沿著城門出去走個不到二十里就到了。
而此刻的倆人看著那一邊喊著“十萬火急”一邊讓自己二人讓開的軍卒,李臻是第一次見這陣仗,可杜如晦的反應卻不慢。
瞬間操持著胯下的烏龍騅下了官路,把道路給讓開了。
還對李臻喊了一聲:
“道長,快讓開!”
“……”
李臻本能的往旁邊一讓,那一人雙馬便在一路馬蹄聲中,越過了二人,朝著遠方跑去。
掀起了一片煙塵。
他的眉頭皺了起來,看向了杜如晦。
這半個多月的相處,高德對於李老道來講,就跟個百科全書一樣。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牛到不行。
而見他看自己,杜如晦同樣皺眉想了想,搖頭:
“想不通……此地為何會有戰事?弘農你我這一路也沒見什麼匪首山賊,郡中一路安穩,怎麼會有……嗯?“
“……”
看著他忽然不說話了,李老道忍不住來了一句:
“你要是為了戲劇效果……我勸你大可不必……”
這麼多天,李老道習慣了杜如晦的好為人師,杜如晦也習慣了守初道長嘴裡偶爾就會冒出來一些自己聽不懂的話語。
所以只是繼續沉思。
接著大概又過了幾息,他說道:
“難不成……是河東那邊?”
被他這麼一提點,李臻忽然也想起來了。
史書上不就說……大業十一年冬到十二年春,出任山西河東撫慰大使的李淵在河東遭遇叛匪毋端兒,兩軍相遇,大戰立起,李淵奮勇作戰,射毋端兒於馬下。
匪類人頭割成京觀置於路邊,以儆效尤。
平定了這股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反覆橫跳的叛匪麼?
但這話肯定不能和杜如晦說,但不妨礙他把杜如晦當槍使。
為了確認,他攛掇著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