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看不出來年齡大小。
不過那年輕人穿的可真夠破的。
沒什麼毛皮禦寒,衣服就像是幾件單衣疊在一起的寒酸模樣。
小猴敲著鑼,在那賣力的吸引著客人,而年輕人則站在兩根固定在地面的竹竿前。
腰間還彆著一根看起來黑不溜丟的棍棒。
猴戲來源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
所謂的“沐猴而冠”,說的便是當初的耍猴人讓猴子穿上官服,在那耍弄著玩,逗那些被一些貪官汙吏壓制依舊的民眾開心的事情。
而果不其然,隨著小猴子在那咚咚咚的敲鑼,立刻有一群人圍了過去。
他便看不到了。
見狀,李臻收回了目光。
繼續轉頭對付自己眼前的這羊肉湯。
接著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老闆在那閒聊飛馬城的江湖人。
一碗湯、二兩肉、三個餅,外加在臨走時讓老闆面露無語的小半壇苦菜梗。
看著老闆那表情,李臻開心了。
一抹嘴,瞅著那邊熱鬧,直接就走了過去。
他也好久沒瞧見過耍猴的了。
甚至距離記憶最近的一次見猴子,還是前世他去自己那哥們老於家的馬場,瞅著那邊有隻猴子。
那是老於愛心氾濫,去逛市場,見飼主在打一隻猴子,把它打的吱哇亂叫,於心不忍,給錢買回來的。
可卻不知,猴子這東西你就得打。
你得讓它明白你是它爸爸。
得讓它怕你,它才不敢欺負你。
而一旦讓它覺得自己行了,那麼立刻就會騎到你腦袋上。
李臻那次去玩就是。
老於家那隻猴子吵的不行,他去喂花生,那猴子竟然那花生砸他。
咱老李哪是慣孩子的人?
扯著老於家澆花用的水槍,對著猴子就是一頓亂呲。
還專門衝著鼻子呲,可給那猴子嗆傻了。
打那之後,李臻只要去,那猴子就躲。
看李臻拿水管就害怕。
想到這,一時間他是滿心的感慨。
坐在仲夏夜的馬場裡,三五好友喝酒聊天,興頭來了在唱段戲,扯幾個高腔,破音也不必羞臊,反倒會引得一陣陣掌聲的日子……
終究是回不去了啊。
“唉……”
一聲長嘆,他擠進了人群。
就看到那個穿的破爛的年輕人正拎著手裡的棍棒,在那訓猴子走鋼絲。
說是鋼絲,其實就是麻繩。
麻繩拴在兩根竹竿上面,而竹竿則……
當看到竹竿是怎麼插進路里面時,李臻眼睛瞬間就眯了起來。
竹竿,是自上至下筆直插進青石路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