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來到了這處光看門扉就很是氣魄非常的道宮門口時,對著匾額念道:
“靜真宮。”
話音落,偏門開。
李臻再次躬身一禮,走了進去。
倒不是說他被人瞧不起,只能開偏門。實際上,這就和普通人去某些寺廟道觀祭祀,最好不要走道路中間是一個道理。
路的中間,是神道。
能走上神道的,要麼是神明,要麼是獻給神明的祭祀之物走的。
所以,非重大節日,道觀正門不開。
就算開啟了,道士也只能貼著兩側走,要把中間的門給讓出來。
進了道宮,一切精雕細琢之處暫且不表,這靜真宮的制式,倒是和普通的道觀沒什麼區別。
同樣的是露天設鼎,鼎後為殿。
只不過……作為一個修煉者,當他透過鼎口看清了道宮內那坐在陰陽太極圖之下的蒙面高功時,不免還是有些呆滯。
倒不是因為對方身型確定是個坤道。
而是……
不供三清?
這裡看制式,肯定是皇家修築的對吧?
你不設供養“天地水三官”的三官殿也就算了,那玩意龍門山上肯定有。畢竟紫薇、青靈、暘谷三位帝君民間禁止祭祀,乃皇權專屬。龍門山與香山一水之隔,兩座三官殿有些不合。
可天下間不管什麼道觀,最不能少的,就是三清了啊。
但眼前這位高功竟然不供?
還自己坐到了……那本該是三清殿三清之位上?
好傢伙……
貧道不小心砍了三清的頭,最多算是年幼無知……
可你這直接……是把三清往死裡得罪啊?
香山不打雷的嗎?
不下雨的嗎?
下雨時候你不怕遭雷劈嗎?
他的思想又不可抑制的開始跑偏,而這時,他耳邊再次響起了聲音:
“既然來了,為何不進?”
李臻趕緊回過神來,輕擺衣袖,掃下浮塵後,走進了這道宮之中。
道宮中擺設很簡單。
無椅,只有左右共8個蒲團,在加上那位遮面高功自己的,一共是終九之數。
蒲團也只是簡單的蒲團,沒有什麼顏色品級的劃分。
而蒲團後,便是一些還未點燃的火燭。
以及位於殿屋中心處的一定黃銅銅爐,裡面還散發著絲絲青煙。
青煙帶香,香氣有些複雜,李臻聞不出來。
這會也沒心思聞,趕緊收攏了心神:
“後學弟子守初,拜見高功。”
說著,從懷裡一掏,把用布包著的書冊拿了出來:
“這幾日屏息凝神謄抄《黃庭經》內景上清、上有、口為、黃庭、中池、天中六章,請高功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