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此情此景,紅纓在心底嘆了口氣。
直接開啟了槅門,開始收拾屋子。
而彎腰的時候,她還捂了一下心口。
顯然,那日的傷到現在還沒好。
但她依舊兢兢業業的發揮著一名侍女的本分,只是對躺在地板上的主子不聞不問。
坦白地講,這種情況她已經見過不少次了。
小姐16歲時,書法陷入了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瓶頸。
而這個瓶頸給她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痛苦。
至於什麼瓶頸……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無法脫離前人的桎梏,也是終成大家的最後一道枷鎖。
她所寫的任何字,乍一看都驚豔異常。
乃絕世好字。
可是,普通人還好,如果遇到懂行的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她字裡的匠氣。
那是曾經臨摹了包括書聖王羲之在內的所有書法大家,採眾家之長而留下的匠氣。
比如一個簡簡單單的“品”字。
三口而成品。
光是這三個“口”字,小姐的第一個“口”裡有蔡邕之神韻,第二個口有杜度之容,而第三個口有王羲之之形……
這話乍一聽怎麼都是讚美,可對於小姐來講卻是一種知見障。
無論如何,她都無法跳出前人之框架。
而只要跳不出框架,無法做到融百家之長,納己之用。那麼對小姐來講,就是一種桎梏。
誰又能想到,大名鼎鼎的孫大家,被無數書法愛好者尊為“靜禪先生”的小姐,因為無法跳出這種桎梏終成一派,每日被折磨的頭疼欲裂,只能借酒澆愁呢?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年,飛馬宗遍尋天下名家真跡,可偏偏……小姐卻始終走不出那一步。
曾經也尋名師訪高友。
可每次小姐都失望而歸。
這些人,以神似古人神韻為美。
雖無錯,但終究不是小姐自己想走的路。
而作為貼身侍女,紅纓看著自家小姐那每日痛苦的模樣,唯一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的放縱小姐而已。
別人對小姐都是約束、管束,甚至連小姐的親弟弟都是如此。
他們總以為這樣做對小姐才是好的。
可卻殊不知,小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或許……這正是那位守初道長所說的吧。
天底下最不是東西的,便是“我為了你好”這句話。
這幾日天天聽書,隱約中明白不少道理的紅纓沒來由的想道了那位不辭而別的守初道長。
其實……憑心而論,她到覺得對方是個真正的方外之人。
比起無為觀裡的那些道士境界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