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屍體停靠的床下面,還有一個陶盆,裡面是一些燃盡了的黍稷杆子。
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麼紙錢之類的。
紙太貴了。
《禮記·禮運》上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抱飲,蕢桴而土鼓,猶可以致其敬於鬼神”。意思是說,祭禮起源於向神靈奉獻食物,只要燔燒黍稷並用豬肉供神享食,鑿地為穴當作水壺而用手捧水獻神,敲擊土鼓作樂,就能夠把人們的祈願與敬意傳達給鬼神。
所以燒的都是這種黍稷杆子。
杆子並沒多少。
畢竟這玩意除非特意留下,否則也只有在棺材鋪或者扎紙店能買到。
要錢的。
屋子裡的味道也不好聞,也不知道是屍體還是長年累月某種東西發黴……總之有股腐朽的臭味。
李臻嘆了口氣。
“唉……”
左右看了看。
找到了一個破破爛爛的蒲團。
想來這是鄭婆婆平日禮神祭拜時用的。
就在供桌下面。
供桌上呢,分別是她老伴、兒子、以及一個簡單的老君泥塑。
巴掌大小,落滿了灰塵。
除了這些,整個屋子裡便是一些破爛。
什麼都沒有。
更別提棺材了。
鄭婆婆,算是對他有恩吧。
畢竟,聽到了師父死的時候都尿褲子了,她二話不說拿出來了自己老伴兒留下來的算是最齊整的一套乾淨衣裳給換上的。
如今……
回憶著前日時,那半塊餅子……李臻忽然體會到了一種世事無常的無奈與悲哀。
把蒲團拿到了因為駝背而不能平躺的鄭老太太屍首旁邊,李臻用木盆打了一盆清水,淨了淨手後,坐在了蒲團上,左手握著了鄭婆婆僅剩下的一隻手。
手冰冷,僵硬。
此刻,他面容肅穆,右手掐道指,口中低聲唸誦:
“爾時救苦天尊,遍滿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諸眾生,得離於迷途,眾生不知覺,如盲見日月。”
“我本太無中,拔領無邊際。慶雲開生門,祥煙塞死戶。初發玄元始,以統祥感機。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渺渺超仙源,蕩蕩自然清。皆承大道力,以伏諸魔精。”
“空中何灼灼,名曰泥丸仙。紫雲覆黃老,是名三寶君。還將上天氣,以制九天魂。救苦諸妙神,善見救苦時。天上混無分,天氣歸一身。皆成自然人,自然有別體……”
《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從他口中緩緩誦出。
一遍又一遍。
而當第五遍誦讀完時,他聽到了外面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