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二個弟子不再多說,也是急忙收拾行裝,追隨他們的師父,離開了這平靜的地方。
由於黃河大氾濫,加上中游的秦野曹操二人的地盤,由於有完善的防洪辦法。他們的地盤沒有接受龐大的洪水,這讓下游的地區,遭災更加嚴重。
可以說,是歷史上第一級別的災難。
所有的洪水,幾乎全部傾瀉到了青州西北和冀州東南部。
千里成澤國,絕非杜撰。
吳普和樊阿二人跟著他們的恩師,行進在泛濫區的邊緣。
每日看到的災民數以萬計,全部是那種衣不遮體,食不果腹。並且,氾濫區吹來的惡臭的氣息,每每讓人嘔吐。
這肯定是氾濫區內,淹死的人、動物的屍體,腐敗所致。
二人心驚肉跳,便感到恩師的判斷是準確的。這麼大的泛濫區,大疫肯定會出現。
“不能喝氾濫的汙水,要找乾淨的水源,還要煮熟了才能喝!”
華佗一路走來,救助百姓。
但是,災民以是行屍走肉一般,根本沒有人去理會華佗的種種提醒。
當華佗師徒距離濟南城不遠的時候,已經發現了許多上吐下瀉、高燒的病人,其中早有人脫水而亡。
看起來,距離爆發大規模的瘟疫,已經不遠了。
有相當經驗的華佗師徒,是可以預判的。
“恩師,咱們怎麼辦?”
徒弟們心驚。
“咱們去濟南城。”
聽說受災地區的官員、士家,都集中在了安全的濟南城。
華佗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他需要藉助官方的力量救治更多的人。
二日後。
華佗一行人來到了濟南,就看到城外,已經聚集了數不清的災民,而濟南城,城門緊閉,根本不讓這些災民進城。
“什麼,你是華佗?”城門校尉原本是要射殺靠近城門的華佗三人。
但他聽過華佗的名聲,這才開啟城門,接了進城。
華佗在城門校尉的帶領下,直奔州牧府。
而這時候,青州的代刺史王翁,正在和各家商議洪災的事情。
原本青州計程車族,打算推舉孔融為州牧,但孔融不願意做,因此現在有王翁代行州事。
王翁出身琅琊王家,王家是青州首屈一指計程車族。
王翁在後世可能名聲不顯,但他替死去的哥哥養大的兒子王基,卻很有名。王基是曹魏名將,官至徵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封東武侯,死後還被追封為三公。
王翁他們聽到華佗的判斷後,震驚了。
王翁心驚膽寒中問道:“華……華佗先生,以先生的見識,我們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