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諸侯將會齊聚,展開第二次討伐。
但是,由於路途遠近,匯聚而來有早有晚。
而盟主袁紹也不會等待全部到齊後發動,畢竟這一次和上一次完全不同。
敵人已經是殘兵,他已經等不及去收割。
並且,在知道曹操已經先行一步後,袁紹就更加心急了。
可以肯定,經歷這件事情後,天下的格局會被改寫,而袁紹唯一忌憚的人就是曹操。
還有就是,袁紹生怕秦野脫逃。
這幾個原因加起來,在第二天,袁紹就領軍出征了。
大軍行軍,踏起的狼塵遮天蔽日。
袁紹駐馬高處,仰望天空,心情格外豪邁。此去洛陽,將會是他成就霸業的開始。憑四世三公的聲望,還有河北豪傑名士相助,他的機會最大。
但有一件事情,如鯁在喉,那就是秦野了。
在秦野這裡,袁紹連續被打臉,派出刺客,還被自己的刺客打臉,簡直被打的腫的不能在腫,無法忍受。
其實以上這些,或許還能忍受。最無法忍受的,是被秦野殺了全族。
這仇比天高,這恨比海深,只有將秦野五馬分屍,才能削去袁紹心頭之恨。
“父親,叔父……,我一定會殺了秦野,用他的頭顱為壺,祭奠你們的在天之靈。你們在九泉之下,就等著看吧。”袁紹堅定的仰望天際。
“主公,公孫瓚那裡傳來了訊息。公孫瓚說邊境有異族動亂,暫時無法出兵。”郭圖帶著情報來了。
袁紹聞言,連連冷笑,又傲然之色,“沒想到威名赫赫的公孫瓚,也有怕的一天。”
眾所周知,公孫瓚和袁紹不合,上一次諸侯討伐董卓,第一個拆臺散夥的就是公孫瓚。
而這一次,董卓以死,進入洛陽易如反掌,公孫瓚為什麼不來了?
肯定是害怕了。
公孫瓚是什麼背景?袁紹是什麼出身?
進了洛陽城,掌握話語權的必須是袁紹。
於是,袁紹率領三萬精銳,並手下河北豪傑名士,前往洛陽。
五日後。
在洛陽。
復聯軍側。
中軍大帳中,呂布等人愁眉不展。這來自於累日進攻洛陽不下,而諸侯聯軍已經出兵,最近的曹軍,已經到達虎牢關外了。
“徐榮將軍,你還是儘快返回幷州,以免幷州落入敵人手中。”李儒道。
對於他們來說,全天下都是敵人。韓馥的軍隊已經在壺關外集結,若是徐榮不回去,幷州立刻就是敵人的了。這可是一州之地,翻身的本錢,決不能就這麼輕易沒了。
“既如此,老夫便返回幷州。只要有老夫在,幷州絕不會落入敵人手中。”
徐榮走了。
留下來的人,沒有因此松任何一口氣,反而更加擔憂。畢竟徐榮走了,帶走了三萬兵馬,進攻洛陽的兵力更加少了。
便是賈詡,對於當前的形勢,也已經焦頭爛額。這來自於,隨著諸侯聯軍的出兵,他們的優勢蕩然無存,反而到了四處捱打的境地,便是賈詡,也有些束手無策了。
“還是需要有大將鎮守虎牢關。”賈詡遍視呂布、李傕、郭汜三人道。
誰去?
“報……。”一名探馬疲憊而來。
呂布他們心裡一沉。
“曹操的兵馬已經突破虎牢關了!”探馬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