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欲抽之而後快。
原本以為主公有什麼妙招,沒想到只是這個。
荀攸悲道:“恐怕主公計算錯誤了吧,可以燒荒的地區都已經計算進去了,無法再次擴大規模了。”
秦野拿出了新的地圖,上面多出許多畫圈圈的地方,“這些地方,還是可以開墾的。”
“這不可能,這怎麼可能?”
荀攸他們對於能夠開墾的地方,都是全部記在腦中了,每天都翻出來回憶好多遍。而秦野畫圈圈的地方,根本就是不適合燒荒的。
秦野知道多說無益,還是現場指導一番來的實際。
於是,眾人來到了柏卜山下的一處地方,這裡是不適合燒荒開墾的。
秦野的根據地是在山區,雖然有山麓平原,但面積有限。他們就根據以往的經驗,在山上開墾梯田。一般是環山燒荒,墊土等形式。
在秦野的指點下,果然又開墾出了一些土地。
不過還是遇到了困難。
困難在於,雖然秦野用至尊法眼看出了燒荒開墾的破綻,只要彌補,就能夠開墾出更多的良田。但受制於當前的生產力,尤其是挖掘工具的落後。還是有許多地方無法平整的。
但是荀攸他們還是很驚訝,經過秦野的改良後,到底是能夠多開墾萬畝良田。但還是不夠額外養育的五十萬人口。
所以,秦野目前依舊無法擺脫危機。
轉眼五天過去了。
棗祗最後一批進入根據地,他一直悄悄跟著秦野,跟了好幾天。看到秦野的燒荒開墾模式,驚為天人。許多地方,他感到根本無法燒荒開墾,但經過秦野的指點後,從另外的角度入手,形成連鎖反應,反而能夠開墾。
顯然,秦野對農業生產進行了相信的研究,並且還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對於秦野冒著滅亡的危急救濟百姓,棗抵很是欽佩,就有了一個決定。
因此,當秦野這一天返回柏卜草堂,就看到路上,出現了一個落魄的大叔。
“天地反覆兮,百姓苦。大災崩裂兮,食不果腹。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屯田兮,卻不知吾……。”
典韋等人聽的蒙叨叨的,這位大叔在這裡瞎叫喚什麼?
由於秦軍有政策,不能隨便驅逐百姓,於是典韋就向秦野望去,等待主公的命令。
秦野也是蒙叨叨的,不過聽這歌賦的內涵,這位大叔是大賢?
隨行的諸葛亮他們便感到這個人太狂了,自稱能夠救世。救世是什麼級別的存在,請問這位大叔,你多少級別?
這麼狂?
你這樣在我家主公面前裝逼,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