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秦野的神情,應該是有全新的戰略,眾人十分期待。
洗耳恭聽狀態。
“我們,進山!”秦野道。
進攻黑山軍!
眾人面面相窺,隨後露出了深深的失望。他們本以為能夠聽到一個可行的戰略,沒想到,是一個明顯不可行的。
主公怎麼會提出這樣的策略呢?
荀攸急忙提醒道:“主公,如今黑山軍都在向常山郡集結,兵力達到了恐怖的十餘萬,千萬不能這個時候進攻黑山軍。”
秦野表示了肯定,“我沒說進攻黑山軍,我打算黑山軍未撤回之時,進入太行山內。”
“去山中做什麼?”少年諸葛亮不解道。
“建立根據地。”秦野道,未免麾下不懂根據地的意思,他還特別解釋了一番。
眾人頓時目瞪口呆。
什麼!主公要進山建立基業!
古往今來,誰在大山裡面建立過基業?
經歷了千辛萬苦,最後一個城市摸不到,竟然進山了,眾人和後世某些想法一致,無法接受起事後不進攻城市,紛紛抽過去了。
“主公,若是進山,雖然能夠找到立足之地。但也封閉了自己,恐將來沒有機會成就大業。”荀攸語重心長的說道。
似荀攸他們,都是經歷過良好教育的。古往今來成大業的人,沒有一個是在山裡起步的。誰不找富庶之地?
實踐出真知,秦野掌握著真理,卻有不同的看法。
他連道:“太行山,將北方隔斷成數個部分。山中有太行八陘,控制著北方的聯絡。我意先奪取第五陘,第六陘,第七陘。”
第五陘是井陘,又稱土門關。在今河北省井陘縣的井陘山上,井陘是連通晉冀魯的要衝,其軍事地位十分重要。
第六陘是飛狐陘,也稱飛狐口。該陘位於今河北省淶源縣北和蔚縣之南。兩崖峭立,一線微通,蜿蜓百餘華里。古人云:踞飛狐,扼吭拊背,進逼幽、燕,最勝之地也。
第七陘是蒲陰陘。在今河北省易縣西紫荊嶺上。山嶺有紫荊關,也稱子莊關。宋時稱為金陂關,元、明以來始稱紫荊關。其地峰巒峭峙,仄陘內通,是達山西大同的軍事要隘。
這三陘形成的三角地帶內,有萬餘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供開墾。
還有從南到北的蒼巖山,白石山,小五臺山,為守備重地。
而三陘,是在幷州,幽州,冀州的交錯地帶,虎視三州。
這三陘,就是常山郡西部,北邊緊鄰幽州代郡,西邊是幷州太原,南邊是冀州邯鄲一帶,東邊是冀州鉅鹿。
總的來說,就是晉察冀的中心地帶。
秦野最後總結道:““誰控制了太行山,誰就控制了晉察冀。因此,我意在那裡,建立太行山根據地。出則攻伐天下,入則無懈可擊。”
然而眾人在秦野的這番言論薰陶下,徹底懵逼了。
誰控制了太行山,誰就控制了晉察冀?
晉察冀是什麼鬼?
荀攸一開始蒙圈,但隨後恍然大悟,激動對眾人道:“主公說的是冀州,幷州,幽州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