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司馬懿、諸葛亮,張遼徐晃高順太史慈華雄,都到位了。
“主公,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動身。”眾人和秦野一樣的有精神。
雖然他們現在根本無法和各地的諸侯相比,連一處容身之地都沒有。但是,就是有那麼一股子信心。
沒有根基嗎?那是因為我家主公還沒有出手呢。
他們都在等著,那威震天下一刻的到來!
“今天晚上我們就走,明日再將訊息告訴朝廷那些人。最重要的是蒲家那邊的財物,文遠公明,你們這就去岸邊作坊,等待和我匯合的訊息。”
“喏!”張遼和徐晃立刻就去了。
秦野在這個時代是沒什麼背景,但他有穿越眾與生俱來的巨大優勢。多次運用手段後,聚集了一大批財富。尤其是貪汙了郿塢的財富後,那可是董卓畢生劫掠的財富。
如今秦野真是富可敵國。
現在朝廷那些人,還以為郿塢的財富已經被李傕他們轉移走了。要是知道在秦野手中,恐怕都是要瘋掉的。
有錢有人,還怕毛?沒地盤,咱就去搶。
不過秦野也知道從零開始的困難,因此去哪裡搶地盤,也作出了深思熟慮。
最終和荀攸他們決定,前往冀州中部。
要知道,如今天下被諸侯割據,到處都是其他勢力。沒有諸侯勢力的地方,必定是地方豪強盤根錯節。比如中原一帶,諸侯林立。而江東荊州一帶,不看士族臉色,根本就無處容身。
秦野想要崛起,肯定會被四周的人打壓。他目前只有一千兵馬,要選一個勢力相對比較薄弱的地方,才好舉旗起事。
雖然在冀州之外,還有一些地方可以選擇,但遠離中原。雖然遠地不容易遭受攻擊,但很難吸引人才來投靠,只能偏安一番,難以有發展。
這不符合秦野的戰略。
好在黑山軍作亂後,冀州中部出現了勢力空白。那裡的地方豪強,盡皆被黑山軍屠戮。
並且,討伐黑山軍,是一個再好不過的藉口了。
義旗,保護百姓,也符合秦野的心意。
不過至於選擇冀州中部的哪一個地方,秦野還沒有考慮好。還需要依照討伐黑山軍的情況,再下結論。
其實秦野也知道,黑山軍勢大,也並不是那麼好討伐的。
但那裡是建立根據地的最佳地方,說不得要拼一拼了。
這一天,秦野去見了蔡邕和依舊留在洛陽的鄭玄。
他對這兩個人很推崇,這兩位大文豪,讓他真切感受到了華夏古代文人的氣節。他從中也領悟到了很多東西。
這一天夜裡,秦野走了。
到了第二天,朝廷才得知秦野離去的訊息。
百官懵逼了。
“他為什麼走?”王允驚問道。
“說是去冀州討伐黑山軍去了。”
尼瑪!
藉口,純粹藉口。
沒想到,威名赫赫的秦孟傑,也叛變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