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的書信上寫道:
黑山軍作亂,現在整個冀州中東部一片混亂。公孫瓚作為朝廷大員,不能坐看賊寇肆虐。他出於無奈,只好出兵控制住了渤海郡,以免被黑山軍攻破。
如今冀州東部的黑山軍已經被平定,但依舊在冀州中部作亂。
所以公孫瓚也不能退兵。
但是,公孫瓚作出了承諾,若是袁紹回來,他會將渤海郡還給袁紹的。
袁紹以及河北文武當時就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尼瑪!
扯淡!
藉口!
公孫瓚這個盟軍成員,肯定不能這麼公然的進攻袁紹這位盟主,這份書信上所說,不用細想就知道是藉口。
但這個藉口,硬是堵住了袁紹任何道義上的路。
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一樣,公孫瓚肯定不會歸還渤海郡了。
雖然公孫瓚有藉口,但其實此刻全天下的諸侯都已經知道,這是公然撕破臉了。
可以說此時此刻,天下已經正式進入到了軍閥割據的時代。
而公孫瓚動手的時候,是在漢獻帝被劫持的訊息遍傳天下後。
可以想象,漢獻帝被劫持去長安,關東諸侯的心理發生了改變。因此在各路諸侯藉口退兵後,公孫瓚對袁紹發動了進攻。
其實袁紹也完全可以和關東諸侯一樣找藉口不來洛陽,但他當時被王允給騙了,他來了後才知道皇帝被劫持了。
隨後,若是他能夠奪回漢獻帝,就可以用無上的氣數鎮壓天下諸侯。
因此,袁紹這才繼續進兵。
但是,他敗給了賈詡等人。若不是秦野出手,他現在都全軍覆沒了。
由於這種種原因,導致了袁紹如今的悲催境地。
現在皇帝在賊人手中,漢室已經徹底凋零,真正的亂世已經來臨。
這時候有自己的控制區,有自己的基業之地,是最好的。
但此時此刻,袁紹已經無家可歸。
怎麼辦?
袁紹已經成了輸掉最後賭注的賭徒,徹底懵逼了。
這時候,急需要有人站出來,給袁紹集團指點迷津。
逢紀站出來了,激動道:“主公,此時並未到絕境。可立刻退兵返回洛陽,掌握朝廷,詔令各路大軍討伐公孫瓚!”
眾人眼前一亮。
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洛陽一帶的富庶還在渤海之上,雖然皇帝沒有了,但朝廷的全部編制還在。掌握住朝廷,如今比掌握皇帝還強一些。因為大漢是有制度的,若是皇帝被賊人控制了,朝廷就可以負責所有的話語權。
“不可!”這時候,田豐站出來反對了。
“為何不可?”袁紹冷道。
眾人的目光也都看了過去。
冰冷的目光前,田豐依然鎮定自若,“沒有皇帝的朝廷已經是一個沉重的包袱,雖然如今可能對主公有利,但在未來,必定會是掣肘。”
“為何如此說?”逢紀不滿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田豐說了這麼一句,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