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諸葛亮和司馬懿,此刻的心氣極高,但情緒極低。原本以為有朝一日能夠和主公一樣,但現在看來,這差距好像已經無法用勤奮來彌補了。
大哥是無法超越了,總要比其他人強。
諸葛亮和司馬懿是這麼想的。
……………………
遠在函谷關西邊五十里外。
西涼軍進入到了早就準備好的大寨過夜。
今日一戰,對西涼軍基層的打擊極大,全軍士氣幾乎墜入谷底。
十萬人守備一座雄關,愣是被敵人二萬人打下來了。
正常人都無法接受這事情。
因此,全軍士兵連夜不斷問候高層諸人的親屬。
不過,西涼軍高層雖然也倍受打擊,但還是可以承受的。
這來自於,早在最開始,賈詡就設計了戰略撤退,誘敵深入,合而圍殲的戰略。而退出函谷關,是這一戰略的開始。
但是,賈詡當時是想要消滅秦野的部隊,將函谷關讓給袁紹等人的。
而呂布等人十分贊同。
因為秦野就帶了兩萬人來攻城,若是讓給秦野,那真是顏面無存。
可是,事情的結果,並非眾人預料的那樣。
他們非但沒有消滅了秦野的部隊,反而被秦野趕出了函谷關。
因此大帳裡,眾人的臉色難看。
張濟非常不滿,“既然最終是這樣一個結果,為何還要和秦野作戰呢?早一點讓出函谷關,我軍的傷亡必定會小很多。”
張濟在西涼軍中的地位不及呂布三人,因此無法爭奪董卓留下的地位,只能是屈從。但他也想有自己的話語權,然今天的一戰,他的兵馬損失最多,因此十分不滿。
呂布他們沒接張濟的話,而是目光全部匯聚到了賈詡臉上。
賈詡就尷尬了。
他本想著擊敗秦野洗刷汙點後就離開這群沒前途的人。但沒想到,水都洗髒了,汙點卻是越洗越大,越洗越多,
賈詡在某一刻,都哭了。坐擁函谷關,又有五倍於敵人的兵力。便是一般的武將,都能夠守住。自己怎麼沒有守住呢?
那人怎能如此厲害?怎麼可能每一個破綻都能看穿。
並且你看穿就看穿,還能綜合運用。
這怎麼可能?
賈詡不信每一次都被看穿,畢竟那是人,肯定不是神,絕不可能每一次都能看穿的。
而繼續也不是一個輕言失敗的人。他反而越挫越勇。並且,雖然他在函谷關敗了,但那是計劃內的。可以說,如今的一切,還在掌握之中。只需要來日一戰,將敵人包圍,從容消滅即可。
那時候,賈詡就可以從容帶著戰績離開了,走到哪裡,誰敢不敬?
不過老賈詡也知道現在不能離開,呂布這些人不會放過他。
賈詡的面色逐漸從容,“諸位將軍,不必因一時的成敗而氣餒。想當年,高祖屢敗於項羽之手。但烏江一戰,四面楚歌的是誰?”
“我們此番大敗,反而也有好處。敵人必定認為我軍不堪一擊,來日肯定會大舉進兵。這樣一來,更容易進入我們的包圍圈。”
呂布他們的面容微微顫動,今天都敗的這麼徹底了,還說有好處。咱能不能不裝了,不裝也是可以謀劃敵人的。
他們都去看李儒。
在這裡的謀士,只有李儒和賈詡。
李儒在軍事方面,自知比不了賈詡。而賈詡的策略,還是極為妥當的。他起身,“只需明日誘敵進入包圍圈,秦曹袁劉,插翅難飛。為報血仇,吾等還需精誠團結。”
於是,眾人連夜開始佈置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