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派出去的,都不是比比東的心腹,損失了也不會心疼。
反而還能夠拖延兩大帝國的準備時間。
比比東的這項攻擊計劃,可以說完全就是陽謀。
兩大帝國就算是知道,派軍隊和好手去應戰,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也不得不派兵出戰。
因為不派軍隊和好手,去應對武魂帝國的攻勢,那後果就更加嚴重。
不僅會損失大量地盤,更會嚴重打擊士氣。
本來因為武魂帝國的成立,兩大帝國就損失了不少的地盤。
要是真的再次大量損失地盤,那他們面對武魂帝國,就再也完全沒有任何優勢了。
因此,明知是坑,兩大帝國也不得不跳。
他們也只能夠一邊派兵應對,一邊又大量召集軍隊。
瘋狂增加軍隊和魂師數量,以應對武魂帝國的攻勢。
而且,兩大帝國這個時候,也不敢直接就和武魂帝國爆發全面的大戰。
畢竟,兩大帝國的高手數量,和武魂帝國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一位封號鬥羅,完全抵得上千軍萬馬。
一位高手帶領的軍隊,完全可以戰勝數倍的敵軍。
兩大帝國也只能夠憑藉廣袤的土地面積,和武魂帝國展開拉鋸戰。
這樣一來,兩大帝國還可以勉強憑藉數量上的優勢,和武魂帝國交交手。
如果真的全軍出擊,一旦出現失利,就可能直接全盤崩潰。
因此,兩大帝國根本就不敢全軍出擊。
而武魂帝國因為自身的原因,也沒有直接全軍出擊。
雙方就這樣進行著小規模的戰鬥。
而在小規模的戰鬥之中,個體的武力,就極為關鍵了。
而武魂殿的高手眾多,兩大帝國完全不佔據優勢。
在幾次的小規模戰鬥之中,兩大帝國再次損失了一些地盤。
本來武魂帝國被兩大帝國夾在中間,可以說在地理上是處於劣勢的。
畢竟,兩大帝國只需要對付一個武魂帝國。
而武魂帝國,卻需要對付兩大帝國。
從防守反擊方面來說,武魂帝國是兩線作戰。
而且本來他們軍隊的數量和統一指揮力,都是完全遜色兩大帝國的。
可是,武魂帝國憑藉數量龐大的魂師隊伍,不僅沒有處於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