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半個月後,這臺ι高達就完成了整修和現代化改造,比如升級了新型的反應爐,換裝了更新型號的電子裝置和推進器。
按照李平的個人意願在每條手臂上加裝了兩門小型速射米加粒子機槍,因為收束結構太短,這種光束機槍的射程甚至不如一年戰爭期間的舊式光束噴槍,點射的射程在宇宙裡也就三公里多點,威力也就是傑剛制式步槍的水平,速射時的射程甚至不足一公里,威力嘛……300米內相當於90毫米炮彈的水平。
唯一沒有讓阿納海姆的工程人員把這種武器扔進垃圾桶的理由就是這種米家粒子機槍的炮口可以把米加粒子收束為光束劍。
和當下流行的使用EPACK的光束兵器不同,這臺ι高達全部的光束兵器全都都是直接由機體反應爐供能。
本來阿納海姆的技術人員想給這臺機體的光束兵器進行EPACK化改造來著。
但是看了一下這臺機體的反應堆剩餘功率……還是直接供能算了。
畢竟,為了滿足這臺野馬的機動性,這臺機體裝備了三臺主反應堆和四臺輔助反應堆。
ι高達(現代化改修後)
頭頂高:23.73米;全高:28.90米
本體重量:75噸,全備重量:181.50噸
改修夠駕駛艙附近增設精神力骨架。
可變形為MA形態
武裝
&nm火神炮×4;背部光束加農炮×4(12MW;光束軍刀×2(0.9MW;大腿部光束加農炮×2(14MW;IFIELD發生器;手臂多功能光束兵器×4(4MW);手持精靈光束炮(56MW)(以機械臂連結在胯部骨架上,因此人形巡航模式可以把這把接近25米長的光束炮橫著收攏在胯部上方)。
可選附加武裝
新型INCOM單元(5.6MW)
3聯裝導彈艙
圓筒型浮游炮掛架。
等
考慮到這臺機體的直線加速最大過載甚至能達到77g,恐怕沒有導彈和浮游炮能跟得上這臺機體的速度,所以本來沿用EXS高達頭部的ι高達,頭部INCOM被取消,把空餘出來的空間增設了高效能光學感測器。
等全部改造完成後,已經是接近兩週之後了。
“李中尉,機體推力被限定在理論值的一半,極限縱向過載限定在30G,其他方向過載限定在18G,請千萬注意身體極限。
就算配置了最新的抗荷駕駛服和降G駕駛艙,也不能大意。”阿納海姆的技術人員千叮嚀萬囑咐。
“瞭解了。”李平漫不經心的回答道,只是專心除錯機體的OS,區區77個g能壓死自己?別鬧了,自己平時進行超音速戰鬥的時候過載遠超這個數字好嘛。
畢竟是從倉庫裡掃出來的中古品,李平在使用機體內部的電磁訊號反覆的掃描著機體各個零件的強度。
飛解體了那就成笑話了。
確認機體沒問題,李平把機體OS切換到了戰鬥模式。
座艙升起來數個機械裝置把給李平特製的剛性抗荷服死死的固定在了座椅上。
“哦?動起來了動起來了……”李平雙手十個指頭飛速的在多用途操縱桿上跳躍著,逐一啟用機體的各個模組。
隨著反應爐的出力不斷提升,機體內部的轟鳴聲也在慢慢的大了起來。
當全模組以戰鬥功率啟動後,李平眼神一亮,然後猛的雙手把操縱桿推到底,機體揹包上的四個大型推進器噴射出耀眼的藍色尾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