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沒有撒謊,荊棘7號的確挺宜居的。
首先要越過一道四五十米的高牆。
根據周寧的觀察,這牆應該是天夏時代的產物,這個時代的人,更習慣用變異荊棘來編織,不僅僅是人力差異,原材料、技術工藝,生產體系,皆有差異,無法沿用。
因此,有的地方出現了荊棘與混凝土有機融接的景象。
二十多米厚的巨牆之後,就是城市了,乍一看感覺像是傳說中精靈的國度,樹屋眾多,空中走道形成立體網路,看的人眼花繚亂。
稍微看的仔細些,就會發現沒有精靈國度的那種優雅的自然韻味,亂糟糟的,關鍵是蜂房般吊掛的籠屋太多。
樹屋自然少不得大樹,這樹明顯也是變異的,質密、超凡,周寧跟記憶中的相關資訊對比了一下,發現是一種混合體,楊、柳、槐的特徵都有一些,還有一些則是三者沒有的,比如這種樹木食鐵。
周寧甚至注意到,為了給巨木補充鐵元素,專門設有下料口。
一開始他以為是城市汙水排放系統,規格統一的木井柵。他還想:“地面這麼粗糙,排汙系統倒是挺講究。”
細一感知,才發現是誤會。井柵開的多,是為了方便大樹透過不同的根鬚汲取金屬元素。
由於大樹佔據了城市中大量的土地面積和空間,因此地皮比較緊張,尤其是底層建築,幾乎都是公共設施。
周寧註冊登記,就是在依傍大樹的一個建築群完成的。
至聖堂。
至,既有至高之意,又有前往之意。
這建築群的門面很氣派,但建築風格在周寧眼裡就略顯怪異,除了斗拱挑簷,還有尼人的刻柱石門,這種混搭融合的其實還行,只是周寧覺得不舒服。
測試時,周寧藏了一手,只表露出上師水準,九級。
荊棘城的超凡劃分倒也明瞭,分上列兩檔。
列等,一二三級是士,四五六級是英,七八九級是師。
師、大師、上師,對應七八九。
上等,宗師對應傳奇,聖者對應聖域。
荊棘城一千八百萬人,師級不足千,上師93,至於傳奇、聖域有多少,屬於戰略機密,不是一般人能打探到的。
“莊上師,荊棘七誠摯的歡迎您在此地定居,我們將竭力為您提供……”
周寧擺擺手,很不客氣打斷對方的套路兜售說辭,道:“我是旅者,旅居而不會定居,這一點請牢記,我不喜歡為一個問題反覆強調。旅居期間,我會遵守城規,承擔相應的責任,比如作戰。”
周寧沒有討要什麼,他相信荊棘七的管理者只要智商線上,就不會虧他多少。
待遇與供需成正比,像這至聖堂,註冊測試流程,簡約而不簡單,服務周到,高效爽利。
這些,就足以說明,荊棘七,乃至荊棘城對超凡戰力的渴求。
待遇怎麼可能差?
最重要的,他不以打工賺錢過活。
上師的福利的確不差,哪怕是旅居,周寧仍舊被分到一顆樹。
這種丈量法有點奇怪,但不難理解,一株大樹,周寧現在知道了,這種樹叫做聖傘樹,據說這個名字為了紀念族群的拯救者。
周寧很容易就聯想到了他當年開設的保護傘公司,並且感覺有被冒犯到。
大樹直徑32米,以樹心為點,半徑62米區域,皆是周寧的私人領地,住一天,就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