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了這麼久也餓了,店裡也沒早餐,咱出去吃去,隔壁有個早餐攤。”
“好啊,好啊。”
隔壁的早餐攤簡陋點,路邊攤位而已,架起幾張桌子就能賣早餐。
扈三娘一看,這也太簡陋了,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來這樣的地方吃飯。
丫鬟自己找了個地方吃去了。
扈三娘也不知道吃啥,“保正點吧,我早餐吃不多。”
“兩碗豆腐腦,兩個油條,兩個菜膏。”
“好嘞。”
很快,兩碗潔白的豆腐腦上來了,山東道上的習慣,吃豆腐腦就是豆腐腦,只加點鹹菜或者韭菜花。
油條是單根炸的,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現秦檜的事情,秦檜以後油條變成兩根一起炸了。
但是有一種菜盒子,叫做菜膏,老百姓恨之入骨,故而名為炸菜膏。
指的是權相蔡京和太尉高俅,只是不知道這二位知道不知道。
扈三娘第一次吃,感覺挺好吃,吃得津津有味。
晁蓋是個超級吃貨,又從旁邊買了一套煎餅果子,這才算是吃了個兩分飽。
尋常自己吃,最少也要十個雞蛋,五六個饅頭才好。
吃過飯,回到店裡,晁蓋請三娘喝茶。
扈三娘起身就要告辭:“保正,你忙吧。我回店裡了。”
“今天無事可忙,就是這段時間村裡接了點碾米的活,需要幾百套石頭碾子,附近一個石匠坊忙不過來了,我正為此事發愁。”
“巧了,李家莊後山就是採石場,村裡上百位石匠,打造了許多的石頭碾子、石舂、石磨,要多少儘管去拿好了。”
“李家莊?可是那撲天雕飛刀李應家?”
“正是,李家莊和我們扈家莊是世交。保正要買我帶你去,價格絕對優惠。”
“哦,那太好了,他家店鋪在哪裡?”
石頭碾子雖然很常用,到處都有賣,但是全是零零散散的,一家賣個一兩臺。晁家莊要大批次要,能找到貨源自然是好。
“就在東門外,距離此地十幾裡地。”
晁蓋是個急性子:“那咱過去看看吧。”
“好啊。”
二人騎馬沒多久就來到了東平府東城門外,道邊上有幾十家商鋪,其中有一家賣石材的寫著李家老店,就是李應家的店鋪。
院子裡放著一些石頭碾子、石磨、石舂,但是更多的是青石塊,建房子打地基用的。
李家的石頭碾子做工真不錯,雕刻的很精細。下面的碾盤比上面的石頭滾子大不少,比較實用。
“三娘怎麼來了,在院子裡幹啥,快來屋裡。”
出來一個滿臉長痘的漢子,這漢年紀也到不大,三十來歲吧,但是看起來比較醜陋。
“杜管家,你怎麼在呢。我來給你介紹,這位是鄆城縣晁家莊晁蓋晁保正。”
杜興連忙施禮:“失敬失敬,原來是晁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