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這修著好大魚塘,回頭送些鯉魚給俺老孃,這些年他為了俺沒少吃苦。”
“那沒問題,等到開春天氣轉暖,我在莊上給你修一棟宅院,你去把老孃接來,這鯉魚隨便吃。”
李逵大喜:“還是哥哥好。”
晁蓋找來抄網撈了些魚看了看,鯉魚、花鰱、草魚、鯽魚。
花鰱個頭最大,能有一斤左右。鯉魚、草魚半斤左右。
鯽魚最小,一兩左右。
這四種魚,花鰱就是常見的大頭魚,腥味重,價格便宜,但是生長速度非常的快。一年長几斤不成問題。
草魚、鯉魚飼料充足生長也是十分的快。
唯獨鯽魚個頭比較小,刺多,本地人喜歡用來熬湯喝。
湖水清澈,映照著天空中的白雲,魚翔淺底,來回的遊動就像是在天上飛一樣。見有人來了也不害怕,以為是來餵食的,紛紛抬頭觀望。
這不就是自己那曾經被大水沖走的魚苗嗎?
給力,給力,太給力了,這麼多魚,那可就是個聚寶盆,管理得當年年能撈幾十萬斤魚。這些魚食性還不一樣,花鰱吃微生物,草魚吃草,鯉魚雜食,比較方便餵養。
現在水溫尚可,估計還能喂二十天左右,必須讓魚有足夠的營養積累才能過冬。
晁蓋當即安排大壯去拉了幾千斤麥麩子,安排撒了進去。
草魚、鯉魚、鯽魚紛紛抬頭搶食,水花翻騰,煞是好看。
眾人都驚呆了,大壯吃驚的很:“一天就得喂幾千斤,這還得了?”
“魚塘新建,水太清了,讓魚多吃點,拉魚糞,水肥了就不用喂這麼多了。因為天冷結冰之後魚就很少吃東西了,所以這幾天要適當多喂一些,再則春天一來,就可以給魚餵養鮮草了,這附近這麼多荒山野嶺,草太多了。”
魚塘太大,看守房要設定四個,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都要建。
不過還需要一個魚塘管事,專門負責魚塘的。
晁蓋就問自家佃戶:“有沒有懂養魚的,站出來。”
“小人懂養魚,小人以前在家時候養過幾塘魚。”
晁蓋一看,正是本村佃戶李於,這小子經常沒事的時候拿個魚鉤出去釣魚。
“李於,那這魚塘就交給你了,管理的好,你就是魚塘管事。管不好,還得回去種地。”
“好,小人明白。只是這麼多魚,春夏季節每天恐怕得幾萬斤的草,這草如何解決?”
“莊丁、莊客幹農活的間隙往這裡送,安排個記賬的,冬捕時候按照送草的數量分魚。”
晁蓋此話一出,眾人紛紛吃驚。
“莊主的意思,回頭這魚還分給我們?”
“那是當然,雖然魚塘是我家的地。但是我要那麼多魚乾什麼,我一天能吃多少條。建造魚塘的初心就是為了年底的時候大家都能吃上幾條魚。大家下地歸來,順帶割草,送到魚塘來養魚,年底的時候分魚。”
大家高興壞了,真是攤上好莊主了,這可是少見的大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