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劉選拔了六十人,四日後趕到景陽岡。
晁蓋接待了光頭劉,現在光頭劉有了新身份,叫做伐木隊的隊長,管著手下六十號人。
“劉隊長,一路辛苦了,幹活的工具都帶齊整了嗎?”
“回大人,都帶齊整了,有一年沒砍樹了,手都癢癢了。”
“好,帶人去吧。記住了,活要幹好,但是不要著急,工匠安全第一。本來鄉兵營的人也是能幹的,但是他們不專業,容易出危險,我才叫的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大人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光頭劉起身施禮,出了帳篷帶隊上山了。
要砍伐的樹木都做了記號,這群人一上手就不一樣了。
對樹木倒下方向判斷的非常精準,該用鋸子的時候用鋸子,該用斧頭的時候用斧頭。
更讓人吃驚的是,有一個長得瘦猴一樣的伐木工,最擅長爬樹,依靠一根麻繩,輕鬆攀登十幾丈的樹頂。有的樹需要拉牽引繩,就是這瘦猴上去,嗖嗖的往上爬,當真是是如履平地,看得樹下的人冒冷汗,他偏偏在樹上自由自在。
一下午的時間砍伐了幾十棵樹木,速度之快,堪稱完美。
大樹倒下之後,伐木工們的作業也是相當專業。粗度比較合適的樹幹都留下來,只有太細的樹枝才會另外安排做柴火燒。
夯土的官道進行的很快,雖然中午休息,但是夏天時間長。一共不過二十天左右,就在景陽岡中間採用人海戰術修了一條官道,耗費的錢糧也是很多的。
這天一大早,三碗不過崗酒店門前。
知府程萬里率領率領衙門十幾名官吏,來參加道路暢通的儀式。
古人都比較信這個,先要做一個祭祀,豬頭、活魚,祭拜了之後。
程萬里高興道:“經過五千壯丁二十天辛勤的勞作,道路的雛形算是出來了,已經可以暢通馬車了。至於剩下的活,留待秋天收秋後再幹。大家要回家鋤地了。”
壯丁們很高興,家裡的莊稼地都荒了,盛夏雖然農閒,但是並非完全沒活,需要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
壯丁們紛紛謝道:“多謝大人體諒民情。”
東平城、以及陽穀縣的一些大商人也出來了,為道路暢通捐錢捐物。
商人代表也站出來講話:“多謝程大人,多謝賈師爺,多謝晁團練,還有廣大修路的壯丁。大家辛苦了一整個夏天,為道路暢通,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代表廣大商行,謝謝各位大人。”
接著向眾位官吏一一鞠躬,晁蓋雖然不喜歡這些虛套,但是官場上都這樣,真正存在的情況。
雖然真正辛苦的是幹活的壯丁,但是功勞是程萬里、李縣令、賈師爺、晁蓋等人的。
道路暢通還是有很多好處的,原來的三碗不過崗的小客棧,現在正在新建,命名為景陽岡大客棧。原因無他,道路修通之後來往的客商會大大增加,小酒館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所以必須擴建了。
晁蓋在程萬里身邊,算是出盡了風頭。畢竟這條路是晁蓋主持修建的,雖然砍伐的樹木都入賬了,但是下面辦事的人都很聰明,晁蓋那是程萬里的姑爺,怎麼低怎麼來。都是山上野生野長大樹,還為官府創造了價值,也算是很完美了。
道路其實只能算是完成了個大概,精修還需要時間,但是馬上立秋,需要準備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