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少華山來的人和晁家莊附近的人還是有很大差別的,說話口音,生活習慣都不一樣,要融入群體肯定是要做一些調整的。
朱武、陳達、楊春都有馬匹,但是二百護衛只有一百馬匹,晁蓋又調了一百馬匹,剛好湊夠二百匹馬。
晁蓋非常滿意的是,這群人竟然騎術不錯。
西北邊陲之地,民風彪悍,而且當地馬匹也遠比濟州這裡要多,一上手就能輕鬆駕馭馬匹。
至於騎戰、騎射那就需要後期的訓練了。
臘月二十五,眼看就要過年。
這天一早,李逵過來了。
“哥哥,俺鐵牛想請個家,回家看看老孃。”
“鐵牛懂事了,行。你回去吧,不過我要給你找個同伴,省得你在路上胡來。”
“不用,不用,大過年的了,讓別人不能過年,我心理也過意不去啊。”
“也不僅僅是為了你的事情,沂水縣是人口大縣,咱們需要招募更多的墾荒壯丁。讓公孫道長跟你一塊回家,然後公孫道長在沂水縣招募人手,年後派去墾荒。”
李逵還想自由自在的回家呢,一聽要和公孫勝一路,頓時蔫吧了。
“是,知道了。”
公孫勝早準備好了,一行十幾人穿著厚厚的羊皮襖子,乘坐馬車趕奔沂水縣。
這一路不過三百多里,距離並不算遠。
三天頭上就到了,行到路口,李逵指著前面不遠的小村:“道長,我到家了,道長過去吃飯吧。”
公孫勝一看李逵到家了,也就放心了。
“貧道要去縣城外的大車店準備招募人手,你自己回去吧,記得馬背上的東西分給親戚朋友一些,還有切記喝多鬧事,我會隨時去看你的,若是你喝高了打人鬧事,下次再也不給你假期了。”
李逵一攤手:“放心吧,喝高了我就睡大覺,絕對不鬧事。”
李逵辭別了公孫勝,騎著馬,哼著小曲高高興興的往家裡趕,這叫一個爽利,大過年二十九,不少村裡人去鎮上趕集,見李逵騎著高頭大馬回來了,一個個打招呼。
李逵說話聲音也大,炸雷一樣給大家回禮。
年關,年關,對於沒錢人來說過年就是過關。
距離縣城不遠的陳溝村,陳老三一路心情鬱悶的到家中,從早起在縣城路邊等活,但是這寒冬臘月的誰家請泥瓦匠,一連三天沒活了。
房間裡,火堆旁邊,媳婦抱著個五六個月的孩子,旁邊是兩個娃,大的七歲了,小的五歲了。
屋裡的煙氣有些嗆人,煙筒不通暢了。
“我去通一下煙筒,煙筒不通暢了。”
媳婦嘆了一口氣:“好幾天沒奶了,你想個辦法買點小米回來,只吃粗糧沒辦法喂孩子了。”
陳老三默不作聲,他也知道,他什麼都知道,但是他一點點辦法都有,活難找,就算找到了一天五文錢,能買幾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