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假期,半年回來一次,一次一個月的假期,假期不給工錢。若是趕上活多,那可能就是一年回來一次,很方便,大船直接到密州港口。”
這次去密州島的可不止陳老三一人,一共組織了三百餘工匠,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必須是熟手,會幹活。
因為上萬人現在密州島住得都是臨時的帳篷。
自從來幹活就簽了生死狀,生老病死各安天命,若是發生什麼意外,普通工匠撫卹二十貫錢,未成年孩子給撫養長大,這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出海幹活,風險肯定有,但是沒有那麼大,畢竟大福船的扛風險能力比較強。
兩日後,公孫勝把一百畝紅薯實驗田找好了。
“哥哥,這一百畝地可很差,位於南面半山腰,半沙半土的地,只有一鋤頭深的土壤,一畝地花了八百文錢買的。”
“一畝地八百文,這麼便宜?”
“如果不是著急買,估計六百文就行。這可是負擔,一畝地一年五十斤糧食的稅,這種山坡地十年有七年不收,賣了就沒壓力了。”
晁蓋點頭稱是:“稅費太重了,一畝山地五十斤高粱米,的確是高了。”
“走,咱們上山看看。”
二人也不騎馬,只帶了幾名隨從步行出發,行不過三里就是上山的小路。
這裡的山是真不高,屬於丘陵。
一百畝地就在嶺上,除了一條小溪,再無其他的水源,就這小溪也不頂用。
“就這地了,一半沙一半土。”
晁蓋拿鋤頭咔咔的挖了兩下,到底了,下面就是硬石頭了,一共不過一尺多深。
“怪不得如此便宜,就這地的抗旱能力是很差的。不過也剛好用來實驗紅薯,若是這種地,紅薯都能豐收,那就說明紅薯的適應性大大增強。”
不過山地也有山地的好處,那就耕地很輕鬆,一頭黃牛一天輕鬆耕地三畝左右,遠比黃土地來的快,耕地不費力。
壯丁們正改造呢,田埂都需要重新堆積、水渠要重新開挖,這個水渠可不是灌溉用的水渠,是夏季暴雨時候排水的水渠。
剛好有個小一畝左右的窪地,用來做池塘用,夏季雨水大的時候積水到地裡,這樣也能方便取水。
紅薯不能連種,明年就改種黃豆或者穀子之類的。
山下安排育苗,百十畝試驗田就這麼搞定了。
晁蓋提鼻子一聞:“好香啊,哪裡來的陣陣花香”
公孫勝指著不遠處一處亂石堆裡的花說:“是這裡,忍冬花,也叫金銀花。”
晁蓋一看,認識,這個開花挺早。
“這可是重要的藥材,就是價格非常昂貴,咱們應該多多培育一些,將來好造福百姓。”
叫來壯丁,拿剪刀修剪金銀花樹枝,插條到山下苗圃地裡,過些時候就能生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