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也從福船上下了,緊緊握住魯達的手:“兄弟,還得辛苦你在這二龍山守著,半月後還回來再運一批。”
“哥哥,那大島嶼遠不遠啊。”
晁蓋笑道:“不遠,三天的路程。等安頓好了,到時候你可以去看看。”
魯達壓低了聲音:“哥哥,上次你送來的那一萬貫是不是就是生辰綱啊?”
“不是,那是別的錢。不過生辰綱是樊瑞做的,他又去了林教頭那裡,現在也是一家人了。這個問題比較麻煩,回頭抽空給楊志說一下吧。”
魯達無奈搖搖頭,楊志出身將門世家,對於官職非常的看重,心理的疙瘩肯定會有。
“好吧,灑家過些時候再說,此事不宜操之過急,過個三年兩年,氣消了再說。”
“好兄弟,你們趕緊回山吧,我們出發了。”
“好,晁蓋哥哥就此別過。”
石秀也不上船,他要騎馬去滄州,柴進介紹了幾個人才,正好去接引回鄆城。
晁蓋等人上船,大煙筒冒出黑煙,魯達看得有些暈。
旁邊嘍囉問:“大當家的,這船上怎麼有這麼大的煙筒?”
“一船五六百人呢,吃飯喝水都得用柴火,肯定有個大鍋唄。”
三艘福船揚起風帆,噴著黑煙很快航行遠了。
魯達身邊只有數十嘍囉返回,等趕回山寨已經半夜了。
楊志還在等著呢。
“大哥,這麼快回來了。”
“當然,晁蓋哥哥做事麻利的很,只有三艘大船,裝下了一千五百人,連夜出發了。說半月後再來運輸一千五百人。”
楊志想了半天也沒鬧明白,這晁蓋是把人送哪裡去。
“你說這海外是什麼?還是海嗎?”
魯達連連搖頭:“你別看灑家,灑家何曾出過海,不過今天算是開了眼了,那大船上居然如此的大,比樓都大。大煙筒一人多粗,冒著黑煙。”
“那是夠奇怪的,當初我在江南押運花石綱的大船也沒安裝過大煙筒。”
楊志也是想不明白,兩人睡不著,索性練武、巡山。
二龍山地勢險要,但是並非沒風險。
以前在五臺山的時候魯達一天到晚的喝的爛醉如泥,現在沒人管了,又不敢喝了。
一來魯達是大當家的,他若喝酒,手下人也跟著喝,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哪裡有錢買酒?
二來青州秦明可不是省油的燈,一條狼牙棒少有敵手。就連他的徒弟黃信都是治軍有方,並非酒囊飯袋。
秦明來過二龍山下,魯達和他過了幾招,不過一個馬上一個馬下,也沒真打。
秦明過來叮囑魯達,千萬別鬧大了,鬧大了慕容知府肯定會派兵圍剿。
魯達自然是滿口應承,實際上也是很少惹麻煩,二龍山種地養豬,偶爾打劫一下大戶,算得上是很安分了。
更安分是不遠的桃花山,桃花山幾乎從沒出來過。
李忠、周通二人率領嘍囉種地養豬,小日子過的不錯。
雙方也算是熟人,有時候還交換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