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很快來到玉米地,眼前的景象讓晁蓋大吃一驚。
“這,這,這玉米是光長杆子嗎?”
玉米杆子有高了有兩米五還多,碧綠碧綠的葉子非常漂亮。
“一棵上面有三個棒子,一根大的,兩根小的。前幾天看了看大的已經很飽滿了,蟲子太多,貧道擔心損失了,莊主看一下是否可以收了。
晁蓋掰掉一根玉米,扒開皮,由於是春天種的玉米,已經熟透了。
由於沒有農藥,玉米鑽心蟲太多了。晁蓋對玉米大規模推廣並不熱心,主打還是紅薯、土豆。
“這個玉米不用測產了,不打算推廣。這是養牲口用的品種,草料多,玉米秸稈曬乾了苲草餵馬餵牛的。咱們去挖幾畝紅薯測試產量吧。”
紅薯地綠油油的,怎麼看都像是在生長中。
春紅薯明顯的比麥茬紅薯要旺盛的多。
晁斌有些不忍心收:“莊主,這紅薯還沒熟吧。”
“正常情況還要一個月才能收,但是要是趕上家裡沒吃的,那就得提前收。咱們現在測試一下產量,等到一個半月後打霜了咱們再大批次收。”
紅薯也是老辦法,把紅薯藤用刀砍了,拉到地邊扔著。
調來了幾頭騾子,架起犁耕紅薯隴。
滿地的紅薯從土壤裡翻騰出來了,公孫勝瞪大了眼睛。
“大豐收,大豐收啊。”
提起一顆來,上面結紅薯四個,一個大有一斤半,一箇中的有一斤,還有兩個三兩左右的。
畝種三千棵,推算也能算個大概的產量。
晁蓋拿了兩根紅薯,在旁邊水溝裡洗乾淨,遞給公孫勝一個。
“吃,可以直接生吃的,只是不太好吃。”
咔吧脆,還是算可以。
大壯去準備大鍋了,地頭上架起來,洗乾淨的紅薯倒入鍋裡,大火開煮。
由於是農忙季節也沒多少人來看熱鬧,只有村裡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過來幫忙,順便監督測產。
也沒捨得多挖幾十人挖了三畝地,看著滿地立著的麻包,公孫勝懸著的心放下了。
“穩了,測不測其實沒必要了,絕對的豐產。”
賬房稱重、統計。
第一畝五千八百斤,第二畝六千斤,第三畝六千一百斤。這個產量已經夠好了,畝產七八千斤水肥管理上還要加強。
而且地裡應該還有埋在土裡沒挖出來的,紅薯藤曬乾後也得一千多斤。
公孫勝倒吸一口冷氣,這產量沒誰了,要知道旱季的時候可是沒澆水的。
沒多久,煮紅薯好了,每人一碗煮紅薯。
紅皮,白心的紅薯澱粉含量高,吃著口感一般般,但是最管餓,適合釀酒、加工粉條子。
“挺好吃啊,就是有點噎人。”大壯吃的差點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