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浩大氣開場:
“什麼是武道?這個範圍有些太廣,需要用一生去參透。誰也不敢說自己入了門,我說不了。”
“我只說修煉。”
一進門,程浩一席話直接將所有人幹懵。唰唰記著筆記的不少人也立刻停下筆,一臉茫然。
連踏入職業者的程浩都說自己在武道上沒入門,那這武道又該如何談起?
程浩頓了頓,繼續說:“修煉可細分為靜功和動功,也可叫內修和外修,內修採呼吸觀想之法,可使得體內衍生出強大的力量,當這種力量達到極致之時,它便可化實,又可稱之為元。”
“抱守歸元,是對內修的最好歸納。”
“外修,一招一式,一步一行,皆是修煉的外達體現。內修功夫不到,只能是繡花招式。”
“武道修煉,先修己知己,後外動傷人。”
“舉個淺顯的例子,一個普通人,偶然間獲得一萬斤的巨力,不知力量因何處而起,達何地而收,你想想會發生什麼?他可能連最基本的走路都走不了。”
“力量收發不自如,最先傷及自己。”
“再比如,現在的你們,在沒有任何訓練之前,讓你們使用雙節棍,後果必定是鼻青臉腫。”
“這是相通的道理。”
“動功,大家每天都在練,任何武技和招式,都在動功的範疇,每個人因愛好不同,方式不一,我就不作講解。”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靜功。靜功,又可稱為內功,內功和我們所常能知的內力又不一樣,內力是力,功是功。內力是職業級武者才能達到的力量層次。”
“靜功的修煉,又可分細為定靜和動靜兩種,定靜,就是常講的打坐,動靜,就是動中入定,念達全身。而不論是定靜還是動靜,都需要一定的靜功功法相扶持。”
“靜功功法,從低階到特級,層層分明,越發玄奧。”
“低階的功法,可助人踏入武道之路,而中級的功法和高階的功法,則是一個武者成長的關鍵。”
……
程浩深入淺出,字字珠璣,一開講,就足足講了兩個多小時,才把靜功的大概說完。顯露出他的功力和對武道的領悟。
說完,程浩才起身:“以上便是我對靜功的理解和體會,僅供各位同學參考。修煉功法不同,每個層次的理解不一,但大道所指,卻是唯一。謝謝大家。”
程浩講完課後,已經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出了會議室,整個大廳依舊是雅雀無聲,全都陷入回味和思索中。
直到足足五分鐘緩過去,才有人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程浩長老不愧為職業級的武者,就這一席講解,我發現我以前的打坐修煉,完全就是兒戲。”有人嘆道。
“那可不,就一個打坐,程浩長老講出的各種細節,都是以前從來沒有注意到的。難怪這麼多人都想拜在職業級武者門下,天天能夠被這種級別的老師指導,不論是基礎還是成長,那都不是我們能比擬的啊!”
“可不是?聽說那些強大的武院裡面,授課老師最基本的都是職業級武者,你就能想象得到,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差距。難怪之前有人說,進了武道學院,就是通往了修行的大道!現在我算是理解了。”
“武道學院?誰不想進武道學院,可是要進去又談何容易?我們華夏區,總共才五所學院,每年招收名額每個學院只有八十一人。每年高中畢業的學生又有多少?至少是上千萬的數量,連萬分之一都不到。”
“……”
一堂講座,直接將不少人說得一陣長吁短嘆。
張武也和許漢站起身,張武酸溜溜問:“三哥,這種指導,你聽得很多吧?”
許漢聽了心裡抽抽,我要是聽得多,還是現在這模樣?不過之前已經把話擺了出來,也不好吐槽,只是道:“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程長老的講座也讓我耳目一新。”
“看得書多果然會裝、逼,你這耳目一新說得我都有點想打你。”張武嘴角一顫,然後神色一緩地道:“雖然高中畢業沒能進武道學院,但如果在全國大學武道賽上,能夠取得每個分割槽的前十名,都可進入到武道學院裡。這可是我們的最後一次機會了。”
接著張武嘴角有些苦地道:“從初中,就有人說,修煉這件事是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但有些東西,你入門時候的見識和認知,就直接決定了你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