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諸葛先都說了,勝算不超過五成,可見燕州一旦割據自立之後,會面對什麼樣的情況吧。
當然了,勝算不超過五成,並不是說燕州一定會敗。
諸葛先是按照雙方的人口、經濟、兵力、糧草等等各種硬體條件來測算的。
可如果一旦開戰,各種突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例如,對方的聯盟不一心啊,某一國出現起義啊,燕軍的戰略計劃被洩露啊等等,都會對最後的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楊楓聽了,沒有發表意見,而是望向其餘人,問道:“你們呢,都發表一下意見吧。”
耿春秋第二個開了口:“啟稟王爺,卑職也覺得,雲潤言之有理。”
“卑職倒是有一計,只是不敢確定,是否能施展。”
楊楓聽了,問道:“可是全殲之計?”
耿春秋眼神中閃過一抹欽佩之色,點了點頭:“王爺英明,正是此計。”
全殲之計,十分簡單。
大楚國出兵倭島,自然須得經過海路。
燕軍的水軍能夠全殲倭國的水軍,自然也能全殲大楚國的水軍。
只要大楚國的水軍被全殲,大楚國增援倭國的計劃自然就會落空,倭島之戰依然還是一場內戰,有利於楊楓的倭國滅族計劃。
而且,因為是全殲,楊欽是不可能知道,全殲大楚國戰艦的是燕州水軍。
哪怕就算楊欽能夠猜到,但沒有證據加持,楊楓完全可以死不承認。
這一計,看起來是天衣無縫,實際上卻是有一些破綻的,也可以說是楊欽的破解之法。
例如,楊欽下旨,任命司徒南,或者司徒壽,或者蕭廣元,或者蕭瑜,或者石萬鈞,為督軍之職,楊楓就沒辦法再施展這一計策了。
楊欽或許沒有這樣的謀略,但歐元開絕對會有。
計三六微微一嘆:“倭島之爭,我燕州絕不能丟,不然,我燕州便會處於三面包圍之中,無法全力與大楚國和大荒國一戰。”
“若實在沒有兩全其美之策,只能讓漢州水賊降而復叛,重回長江,攻打漢州。”
“甚至於,漢州水賊南下長江之時,可以與大楚國水軍遭遇,毀其運輸船,再殲滅幾艘戰艦,以滅楚軍的威風。”
漢州水賊降而復叛?
著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尤其是,毀掉大楚國的運輸船,再殲滅幾艘戰艦,足以能讓楚軍膽寒。
只要沒有了運輸船,楚軍就得餓著肚子趕海路。
大海中,跟陸地上可不一樣。
陸地上行軍,就不一樣了,缺乏糧草的情況下,可以就地徵糧。
若是在敵國境內,還可以就地搶糧。
海里自然就不行了。
甚至於,如果能讓楚軍知難而退,東瀛國之危自然也就能解除了。
其實,耿春秋與計三六的計策都是和楚軍交兵,只不過一個是全殲,一個是逼退。
雲翼沒有開口,武雲峰也沒有開口,因為他們想不出第四個辦法。
王元齡一言未發,因為在謀略這方面不是他擅長的,他擅長內政。
倒是高雛鳳,突然開口了:“啟稟王爺,卑職倒是有一策,或許能夠延緩大楚國出兵倭島的時間。”
高雛鳳參與這樣的議事,已經是第三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