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奇峰奉旨來到。
當得知高句麗國的變故,蕭奇峰的反應跟歐元開一樣,立即大叫一聲:“高句麗國危矣。”
耶律太后微微一嘆:“燕州的崛起速度太快,我大荒國不可再等閒視之,須得立即採取行動,以遏制其速度。”
“愛卿素來多智,可有良策教哀家?”
蕭奇峰一陣沉吟,說道:“啟稟太后,微臣覺得,燕州發展如此迅速,不快者並非只有太后一人。”
耶律太后心下一動,問道:“愛卿之意,是楚皇?”
蕭奇峰點了點頭:“太后英明,正是楚皇楊欽。”
“楊欽與楊楓父子交惡,且楊欽也有弒父登基之嫌,而楊楓更有皇太孫的身份,是以大楚國的奪嫡之爭已經白熱化。”
“燕州強盛,楚皇自然不喜,豈能會無動於衷地坐視呢?”
“故而,太后若是能與楚皇聯手,定能共同遏制燕州。”
與楊欽聯手?
蕭奇峰的這個計策,著實讓耶律太后眼前一亮。
若真能如此,大荒國與大楚國南北夾擊之下,燕州的發展勢必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在名義上,燕州是大楚國的一部分。
在名義上,楊楓是楊欽的兒子。
只要燕州不獨立,楊欽的皇權,楊欽下發的聖旨,就能對楊楓進行極大的約束。
而一旦燕州敢獨立,鐵定就是抗旨不遵,就是大楚國的叛逆,楊欽就能通傳天下,一起封殺,或者攻打燕州。
蕭奇峰見耶律太后有所意動,繼續說道:“啟稟太后,卑職派往雒陽的細作,還發現了一件事情。”
“當初,高樹汐一行如喪家之犬,逃入我大荒國,但卻被太后驅逐出境。”
“而後,高樹汐一行便又走水路去了大楚國,到了雒陽。”
“從那之後,高樹汐一行便如同人間蒸發一樣,再也沒有人見到過他們的行蹤。”
耶律太后心下一動,問道:“愛卿之意,高樹汐或者被楚皇殺死,或者被楚皇藏匿起來了?”
蕭奇峰點了點頭:“太后英明,但以微臣的猜測,後者的可能性極大。”
耶律太后明白了,楊欽藏匿高樹汐,就是將他當做一枚棋子,以便日後能有機會,幫助高樹汐復國,然後讓他當傀儡。
當初,耶律太后驅逐高樹汐之後,蕭奇峰得知訊息,急匆匆地面見耶律太后,也是這樣建議耶律太后的。
耶律太后有所後悔,立即派人去追高樹汐,但卻追錯了方向,最後只得作罷。
現在看來,高句麗國果然生變,高樹汐的利用價值果然就體現出來了。
蕭奇峰繼續說道:“若是微臣所料不差,高樹泓與楊楓翻臉,楚皇一定會打出高樹汐這張牌。”
“楚皇只需一道聖旨,就能將弒父之罪歸於高樹泓,從而替高樹汐正名。”
“楊楓正與高樹泓交惡,自然不可能站出來再替他分辯,高樹汐就能名正言順地回國繼承王位。”
“如此一來,楊楓除非是抗旨不遵,不然就只能放棄吞併高句麗國的計劃。”
“甚至於,當高樹汐坐穩王位之後,還會向楊欽請求,歸還海州。”
“楊楓若是失了海州,就失去了強大的水軍,而再次統一的高句麗國對燕州而言,就會再次猶如背芒在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