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欽的這一番騷操作,打亂了楊楓的整體計劃,使得他逼迫楊欽退位的計劃不得不暫時擱淺。
但對於楊楓而言,只是一個名號的問題,早晚都是無所謂的。
但楊欽兵不血刃地將漢州收回,連帶著還有大吳國的一個半州,著實也出乎了楊楓的意料之外。
沐雪華這張牌,楊欽真是藏了好久啊。
原本,楊楓以為,大楚國一旦實力增強之後,楊欽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北上攻打大齊國。
可楊欽杖擊大吳國使者的訊息傳來,楊楓立即就明白了,他之前猜錯了。
楊欽的野心很大,他想趁機滅掉大吳國。
滅吳和滅齊的好處,自然是前者更多。
滅吳和滅齊的難度,自然也是前者更容易。
大吳國的面積遠不是大齊國可比,絕對是三倍的關係,甚至於更多一些。
但是,大楚國是仁政,大齊國也是仁政。
再加上,大齊國的背後,有燕州的暗中支援,滅齊就沒那麼簡單。
反看大吳國,雖然面積廣大,但並不是仁政啊。
以仁政攻非仁政,難度明顯減弱,百姓會夾道歡迎楚軍。
還有就是,大吳國沒有盟友,沒有靠山,更沒有高射炮,方便了楚軍戰鬥機的轟炸啊。
楊楓不得不承認,他那個毫無人性的父皇,還是很英明的。
不管是雒王楊錚,還是秦王楊銘,以及冀王楊錯,確實都比不上楊欽的眼光和手段。
接下來,楊楓就該面對一個選擇了。
是眼睜睜地看著大楚國滅掉大吳國,還是要干涉一下?
大楚國一旦滅掉大吳國,實力之強,絕對會勝過全盛時期的大楚國。
到時候,再有大印國的相助,絕對會給燕州造成相當的威脅。
可若是干涉一下的話,什麼理由?
大吳國與燕州已經翻臉,燕州憑什麼幫助大吳國,跟大楚國作對?
除非,大吳國派人向燕州求救。
當然了,章麗華和萬寵兒會怎麼想,楊楓是不會在乎的。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再說了,燕州幫的是大吳國,而不是陳仲德這個人。
這時,一個好訊息傳來。
薊城到齊城的鐵路,已經修成並通車了。
這麼一來,高雛鳳就更有底氣了。
燕州的熱兵器,可以源源不絕地運到大齊國了,而且是最快的速度。
薊城到雒陽的鐵路,也已經修好了一半,距離通車也用不了太多的時間。
大荒國的問題,也基本上解決了。
慕容奇終於還是屈服於燕州的強大之下,按照楊楓的意思,只保留兩個州,慕容奇一個,慕容赫一個。
大荒國對燕州再也沒有任何的威脅。
截止到現在為止,燕州的內部,獨立王國有七個:分別是大梁國、陳國、滑國、啟國、大元國和大荒國,以及耶律楚兒的楚兒國。
楚兒國,基本上跟燕州是一體的。
另外六國呢,啟國、滑國和陳國接界,其餘三國相距頗遠。
而啟國、滑國和陳國的國君,沒有反抗楊楓的勇氣。
另外三國呢,沒有反抗楊楓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