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大梁國著實是沒事找事,結果弄了一鼻子灰。
梁山的這一計,徹底失敗。
簽了國書,酒宴結束,梁山愁眉苦臉地回到了驛館之中。
到了驛館,梁山赫然發現,他派出追趕那個信使的人,竟然在驛館呢。
梁山大怒:“豈有此理,你當我的話不好使嗎?”
“信不信,我現在就能砍了你的腦袋。”
那人急忙解釋:“啟稟大人,不是卑職抗命啊,實在是城門守軍不讓卑職出城。”
“守城的守軍說,城外出現一股賊人,專殺他國之人,燕王殿下已經派人去抓捕,暫時還沒有抓捕到。”
“卑職不信,又去別的三個城門,依然還是無法出城。”
“無奈之下,卑職只能去燕王府,想將這個訊息告知大人。”
“可誰想到,燕王府的守衛竟然說,歡迎大燕國使者的酒宴已經開始。”
“為了防止有刺客混入,任何人不得入內。”
“卑職解釋,說卑職也是大梁國的使團中人,但對方卻問卑職,若真是使團中人,為何不隨使團赴宴?”
“卑職解釋了,說是奉了大人之命回大梁國,奈何出不得門,這才來燕王府。”
“守衛便問卑職,因何事非要出城?”
“卑職編了一個謊話,奈何騙不過燕王府的守衛,反而要將卑職當做奸細抓起來。”
“卑職不敢再與之理論,只得返回驛館,等著大人回來。”
梁山目瞪口呆。
好一會兒,梁山才長嘆一聲:“是啊,咱們從進入燕州開始,就已經在楊楓的嚴密監視之下了。”
“楊楓答應修建鐵路之事,自然就能料到,我會迫不及待地向陛下邀功。”
“所以,第一個信使,楊楓將他放走了。”
“然後,楊楓故意散播那個訊息,我自然就會派人將信使追回,楊楓自然不允啊。”
“燕王殿下,實在太厲害,太可怕了。”
“可笑,我竟然愚蠢地認為,楊楓答應修建鐵路,是大梁國佔了多大的便宜,我真是太蠢了。”
“這一次,陛下定然會雷霆震怒,絕對不會寬恕我,甚至於我的家人。”
“我梁山,成也燕州,成也使者,敗也燕州,敗也使者啊。”
一時間,梁山頹廢之極,瞬間就蒼老了好幾歲。
這些使者也都知道是怎麼回事,跟著一陣唏噓。
別說他們是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算是他們想幫梁山,也是無計可施,因為楊楓把他們的路都堵死了。
歷來,國與國之間的爭鬥,不單單是隻有戰爭的,也有各種陰謀詭計。
這一次,就是一回沒有硝煙的戰爭,大梁國再次敗得一塌糊塗。
那個被派去追信使的使者問道:“大人,接下來咱們該如何?”
梁山嘆了口氣:“國書已經簽訂,咱們再留在燕州,已經毫無意義。”
“那位燕王殿下,絕不會因為咱們可憐,而生出憐憫之心,取消這份國書,放過咱們大梁國一馬的。”
“這個計策,是我給陛下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