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以前一樣。
武本紗織對楊楓是各種滿意,覺得女兒聖戰洋子跟了他,絕對是人生最好的歸宿。
唯一讓武本紗織不滿意的,還是楊楓對倭國的滅族之策。
雖說武本紗織很不滿意,但她卻也無力阻止。
如今,倭國的滅族之策已經基本上執行到位。
偌大的倭國,已經沒有一個男人活在世上了。
或許,在倭國之外,還殘留著極少的一部分倭國男子。
但楊楓也下達了滅倭令,只要是在燕州之地的倭國男子,格殺勿論。
這麼一來,燕州之地就不可能再有倭國男子能藏住了。
以楊楓的估計,或許只有大楚國和大吳國還有可能有極少一部分的倭國男子了。
至於大荒國,距離倭國實在是太遠了。
曾經,從倭國到大荒國,需要先到高句麗國,再穿過鐵勒和匈奴,才能到達大荒國。
這一段路,實在太遠了。
再加上,匈奴是個未開化的民族,鐵勒是半開化的民族,高句麗國經常受到倭賊的襲擾。
所以,但凡是倭國的商人敢踏上這條路的,都是絕對的有種,但也沒有一個商隊能順利到達大荒國的,更別說再原路返回了。
相比之下,從倭國走水路,到達大楚國或者大吳國,只需要避開海上的風浪就行了。
畢竟,從倭國去高句麗國,也有可能會遇到海浪的。
再加上,大楚國和大吳國都是禮儀之邦,倭國商人的安全係數還是很高的。
所以,楊楓的滅倭計劃開始執行之後,倭島的倭人沒有能出去的,但在大楚國和大吳國的倭人卻也是回不去,更是不敢回去,只得繼續羈留在這兩個地方。
得知倭國被滅族之後,武本紗織心中對楊楓確實恨了一段時間。
想要刺殺楊楓的念頭,在武本紗織的腦海中也不是沒有過,卻也只是一閃而逝。
殺了楊楓,燕州亂不亂,武本紗織不關心,她關心的是女兒聖戰洋子的感受。
當然,就算武本紗織想出手,也未必一定會成功。
到那時,武本紗織被楊楓抓住,痛苦的依然還是聖戰洋子。
如今,聖戰洋子懷孕了,武本紗織對楊楓莫說是刺殺的念頭了,連滅族的恨意都減少了。
不然的話,武本紗織絕對不會答應聖戰洋子,替他護衛楊楓一段時間的安危。
說是一段時間,卻並沒有具體的期限。
至少吧,也得一年的時間。
甚至於,兩年也有可能。
或許,如果聖戰洋子哀求,三年也不是不會發生。
楊楓也知道,因為倭國滅族的事,武本紗織對他有意見。
說起來,這話還是聖戰洋子告訴楊楓的,因為她擔心武本紗織真的做出什麼過激的行為,所以就先提醒一下楊楓,讓他留意著點。
但楊楓對此不在乎。
改革嘛,必然要觸動一些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