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城。
慶功宴是在楊顯的臨時行宮中進行的。
呼連單于死了,屍體被收殮起來,準備擇日下葬。
現在已經是農曆十月十四,遼城的天氣已經很冷了,呼連單于的屍體儲存個十天半月,沒什麼問題。
等明天之後,楊楓會派出一些匈奴降兵,帶著呼連單于的屍體,前往西匈奴王庭,也是大匈奴的王庭。
匈奴歷代的單于,都是安葬在這個地方,而這個地方也有一個名字,叫做龍城,也被稱為蘢城。
縱然西匈奴王庭已經被濟邪單于佔領,但大家同為匈奴人,濟邪單于並不會阻止呼連單于被安葬在龍城之中。
再者說,濟邪單于也擔心,如果他真的阻止,楊楓一定會以此為藉口,北伐東匈奴。
眼下,已經進入冬天,草原已經枯萎,也是戰馬最瘦弱的時候,冰雪也即將來到,實在是不適合騎戰。
所以,楊楓絲毫不擔心呼連單于的下葬問題。
除了呼連單于的下葬之事外,楊楓又確認濟邪單于的確逃回東匈奴王庭了,這才放心地舉行這一次的慶功宴。
今晚,參加慶功宴的人,不多也不少。
慶功宴,由皇帝楊顯親自主持,陪同參與的,是左衛大將軍石萬鈞。
今晚的功臣,依次為:楊楓、尉遲海、胡三山、桑羽、肖元慶、牛皋、石青珺、謝鐵城、謝鐵關,以及燕州十八衛和燕州甲衛。
這個牛皋,其實就是牛六。
牛六沒有大名。
以前吧,牛六是個護衛頭頭,倒也沒什麼。
但現在,牛六是個將軍了,一旦立功,勢必會受到聖旨褒獎,就必須得有一個大名。
所以,楊楓就參照歷史上的牛皋,給牛六起了這個名字,也算是霸氣。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功臣,就是杜氏,是楊顯特批的。
杜氏沒有上陣殺敵,說起來並沒有任何的功勞。
但是,杜氏深明大義,饒過了謝鐵城,楊楓這才能順利地讓謝鐵城又反過來臥底匈奴,為遼城大捷鋪墊了基礎。
當然了,即便杜氏不答應,楊楓也是由不得她,只是會行事複雜一些。
楊顯特批,是因為他看中了杜氏的聰慧,也等於是允許杜氏留在了楊楓的身邊。
杜氏被特批參加慶功宴,又驚又喜,又不知道該坐在哪裡,楊楓便將她喊在身邊。
其實,還有一個功臣,今晚無法來到,就是阿依娜。
阿依娜臨陣背叛呼連單于,算是聰明之舉,被列為功臣。
不然,在楊楓的算計之下,她的命運可就慘了。
現在,匈奴徹底完蛋了,阿依娜的忠心也就不會再有什麼可讓楊楓擔心的了。
楊顯今晚是最為高興。
西匈奴滅亡,意味著東匈奴也蹦躂不了多久了。
草原之患,基本上快要解決了。
楊顯端起酒杯,大喝一聲:“燕州的英雄們,端起你們的酒杯,朕要敬你們一杯。”
“是你們奮勇殺敵,是你們浴血奮戰,是你們不畏死亡,這才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保衛了燕州。”
“你們是燕州的英雄,是大楚國的英雄,朕以擁有你們這樣的英雄將士為榮。”
“朕,先乾為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