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奇峰去西匈奴,西匈奴被燕州滅了。
蕭奇峰又去東匈奴,東匈奴也被燕州滅了。
然後,蕭奇峰又去了鐵勒,鐵勒又被燕州給滅了。
這一弄,連蕭奇峰都開始懷疑人生了,他這個人是不是特別衰呢?
當然,這話蕭奇峰不敢對耶律太后說起,不然他還真擔心耶律太后不會再用他了。
現在,北境各國,只剩下大荒國、高句麗國、維部、吐谷渾,以及滑國、陳國、啟國等一些小國了。
高句麗國和維部是燕州的盟友,吐谷渾剛逢大亂,那些小國實力太弱,蕭奇峰實在沒有什麼依託,可以跟燕州抗衡了。
再加上耶律太后急需心腹,於是就封蕭奇峰為禮部相。
禮部相,相當於大楚國的禮部尚書,也就是蕭嶽山以前擔任的職務。
從一個籍籍無名之輩,一躍而成為朝廷重臣,耶律太后自然是需要給大家一個說法的。
但耶律太后的說法也很簡單,那就是蕭奇峰是奉她的旨意,先後借匈奴和鐵勒的力量跟燕州抗衡的。
滅燕三策、奇襲燕東城、全殲五萬幽州鐵騎和一萬五千冀州軍,等等,蕭奇峰的這些功勞也被耶律太后公諸於眾。
這麼一來,朝廷裡就沒有人反對此事了,包括慕容奇在內。
不過呢,因為蕭奇峰的出身很低,以至於朝廷裡基本上沒有人願意跟他交好,使得蕭奇峰的府邸幾乎是門可羅雀。
但蕭奇峰不在乎這些東東,他一方面處理禮部的事務,一方面苦思良策,如何能搞垮燕州。
因為蕭奇峰明白,燕州若是這樣強大下去,大荒國遲早都會被滅。
楊楓的統治手段,那就是滅世家門閥,善待百姓的訊息,已經開始在大荒國傳開了。
雖說,這些訊息不至於讓大荒國人像後期的鐵勒人一樣,到處起義,但至少已經在大荒國埋下了深深的隱患了。
一旦戰事起,世家門閥必然會拼死抵抗,但荒軍的主體畢竟還是貧苦出身的百姓,他們的戰意絕對沒那麼濃了。
一個國家,士兵沒有強烈的戰意,那麼距離這個國家的滅亡絕對不算遠了。
所以,蕭奇峰被封為禮部相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以前任何一屆禮部相都沒幹過的事,那就是在軍隊中宣揚忠君愛國的思想。
說白了,蕭奇峰要給荒軍洗腦。
不得不說,蕭奇峰確實是很厲害的人,他這一招正是破解楊楓攻心之術的唯一手段。
耶律太后一眼就看出蕭奇峰這一辦法的厲害,自然是大力支援,並讓兵部相全力配合。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軍隊大洗腦,在大荒國開展起來。
楊楓,也回到了雒陽。
依然很拉風。
跟著楊楓一起回來的,除了沈蠻牛、聖戰洋子、雲媚兒之外,還有燕州十六虎,一百燕州甲衛,以及石青珺統領的一百燕州女兵營。
女兵營接受武本紗織的訓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脫胎換骨。
連石青珺都不得不佩服,在練兵這一方面,武本紗織絕對是資深級別的專家,可以甩她幾條大馬路。
當然了,在打仗方面,武本紗織就遠遠不如從小就熟讀兵書的石青珺了。
“你們看,燕州女兵又回雒陽了。”
“咦,這些燕州女兵好像跟以前不一樣了,似乎更加彪悍了。”